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优质偶像 奥迪A3 Sportback杭州首试

车168 李亮 2010-08-26 15:30

   说起A3这个名字,也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熟悉的那款自主品牌车型,而不是这个名字更正统的主人奥迪A3。由于迟迟没有引入国内,国人们对于奥迪的A3显然还知之甚少。作为高端A级车市场的开创者,奥迪A3直到在今年6月才被正式引入到国内市场,比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宝马1系整整晚了两年有余。不过,在国内的两厢掀背车市场持续升温的情况下,A3到来的其实还不算晚。

   对于一款首次引入国内的车型,有必要给先大家简单介绍下A3的历史。此次引进的奥迪A3 Sportback隶属于A3的第二代车型。第一代奥迪A3于1996年问世,最初销售的是两厢三门版车型。由于上市之后获得了骄人的销售成绩,在随后的1999年,奥迪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两厢五门版车型,而它也是我们此次试驾的主角——A3 Sportback的前身。

   

 
 

   

   2003年第二代奥迪A3在日内瓦车展上惊艳亮相,与第一代车型相同,也是三门版车型率先投放市场。次年,有德 席尔瓦主导设计的A3 Sportback正式发售,它也是奥迪首次发布的以Sportback设计概念命名的车型。在经过了2008年的中期改款之后,奥迪标志性的日间行车灯也在此时被应用在了A3上。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A3 sportback则是在年初经过年度小改的2010款车型。

   外形:精致、动感、优雅  

   

   带LED日间行车灯的前大灯,一体化前格栅以及运动化的前保险杠,A3前脸的家族特征非常明显  

   

   饱满的引擎盖曲线是奥迪一贯的造型传统

   从前脸造型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辆奥迪,家族式造型特征非常明显,力求年轻的设计风格和A4L保持了很高的相似度,格栅依旧是一体化的镀铬大嘴,前大灯的LED日间行车灯同样销魂,A3精致,动感和优雅的形象非常符合人们对于高端运动型轿车的审美。  

   

   A3的车身长宽高为4292/1765/1423mm,轴距为2578mm,加长的后悬让车身显得更加修长优雅,17寸铝合金轮圈造型非常动感,配备了规格为225/45R17的邓禄普轮胎(1.8T车型为倍耐力),尾部造型略显平淡,还保留着上一代奥迪A4的影子,单边双出式尾排 尾灯的灯腔也经过了全新设计!

   奥迪的sportback概念将轿跑车的激情和旅行车的功能性有机的融为一体,设计师将动感的尾部流线和整车的优雅线条溶为一体,腰线从微微上翘的尾部一直延伸到前翼子板,舒展的侧窗线条则介于旅行车和传统的两厢掀背车之间,让A3拥有更高辨识度。

   内饰:年轻时尚的运动气息

   

   

   内饰风格和TT的有所类似,众多圆形元素的加入让内饰丝毫没有传统德系车的严谨和死板

   

   

   仪表盘造型一般,要是能够换成TT炮筒状就更好了。

   

   

   三幅运动型方向盘,尺寸与手感俱佳,唯一不足的是不提供方向盘多功能按键

   方向盘侧翼使用了摩擦力更高的打孔真皮材质,并采用了贴合手型的设计

   内饰部分力求打造出年轻时尚的氛围,整体的风格和奥迪TT比较接近,多处圆形元素的使用,让内饰丝毫没有传统德系车的严谨和死板。三幅方向盘尺寸和手感俱佳,尽管没有配备多功能音响控制,但换挡拨片却是全系车型的标准配置。仪表盘显示效果不错,但是造型则略显低调。

   

   

   缺少了DVD液晶屏的中控面板欠缺了一些豪华感

   双区自动空调的两个控制旋钮显得颇有质感,旋钮的阻尼和回馈力度也非常棒

   

   

   圆形空调出风口辅以金属质感的边框,圆型边框同时也是控制风量进出的开关,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车位的时候需要先将倒车雷达关闭了。

   首先沿车位慢速行驶,等待系统检测车位

   当行车电脑上的小车显示R字时,按下自动泊车按钮,挂入倒档,控制好油门和刹车完成自动泊车

   为了方便广大女性消费者,A3上也配备了半自动泊车系统,这套系统和此前使用在途观和CC上的如出一辙,只是A3的系统尚未汉化,使用起来略有不便。启动自动泊车的关键是第一步,需要用一点小小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帮助车辆搜寻到合适的车位,比如要尽量让系统搜寻到车位前面的那一辆车,并且要尽量靠近路边停放着的车。

   

   

   使用了在TT上广受好评的圆形换挡拨杆,运动气息十足

   中控面板则是传统的德系风格,设计严谨而人性化出众,按键的手感和阻尼都显示出豪华车应有的做工水准,上下点缀的圆形空调出风口和空调旋钮相得益彰。而换挡杆则使用了奥迪TT上颇受好评的圆形设计,很好的提升了运动感。整车的内饰用料和做工都体现出德系车一贯的高品质,但如果能在中控面板上增加一块大尺寸的DVD液晶屏的话,相信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豪华车应有的档次。

   动力总成:经典的配搭熟悉的表现

   

 
 

   

   7速S-tronic和1.4TFSI的搭档

   此前先期上市的1.8T限量版使用了1.8TFSI直喷增压发动机,拥有118kw(160马力)/4500-6200rpm的最大功率,和250Nm/1500-4500rpm的峰值扭矩,匹配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厂家公布百公里加速成绩7.7秒,最高车速222km/h,综合油耗6.6L/百公里。本次我所试驾的入门版车型则搭载了1.4TFSI发动机,拥有92kw/5000rpm的最大功率,和200Nm/1500-4000rpm的峰值扭矩输出。变速箱方面则同样是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也许是为了和1.8TFSI行程足够的梯度,这台奥迪的进口发动机相比较国内大众的TSI发动机在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方面都略有调低(1.4TSI账面数据为96kw和220Nm)。

   

   

   实际驾驶中,和高尔夫一样,从怠速到1500rpm这个转速区域内,1.4TFSI的动力表现基本上和一台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无异,多少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再加上,发动机对油门踏板的反应也略显迟缓,在杭州拥堵的市区内行驶,你必须多给一点油保证不让别的车在你前面加塞。 而当转速超过1500rpm,涡轮增压器被唤醒之后,中高转速下顺畅持久的动力输出则变得直接而灵敏。而动力参数上4kw和20Nm差距给人的感觉并不明显(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也是同样的9.5秒),动力的输出也依然优于同级别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对于一款入门级豪华A级车,这样的表现已然不差。

   

   

   而从实际表现上看,A3的这台7速S-tronic变速箱和大众的7速DSG变速箱两者之间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官方的叫法不用。日常驾驶时,S-tronic变速箱能够平稳且迅速的完成升降挡动作,往往车速刚到70km/h变速箱就早早挂入7挡,低速高档位的行驶特质也更有利于节省燃油的消耗。当你需要动力的时候,这台变速箱也非常善解人意,当你深踩油门时也能做出及时的降挡反应。而在S挡状态下,变速箱会尽量将转速维持在2000rpm以上,以保证最灵敏的动力响应,而且手动模式下,变速箱的宽容度也比较高,只要你拨动手动的换挡拨片,变速箱便会迅速而坚决的执行你的命令。

   

   

   底盘方面,来自于大众PQ35平台的奥迪A3使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结构,带前后副车架和横向稳定杆,其中前悬挂副车架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有效减轻了前轴负荷,使前后轴荷比更加均衡。A3的悬架调校并不是犀利的小钢炮风格,为了照顾到日常驾驶的舒适性,悬架的初段设定偏软,能够很好地过滤一般的路面颠簸,行驶在杭州高速路上,在经过一些起伏较大的颠簸时能明显感觉到悬架末段的良好韧性。

   悬架调校并不极端,更偏向于稳重和舒适

   方向盘尺寸和手感都非常舒适,转向系统也配备了电子机械转向系统(EPS),随速助力的回馈力度适中,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状态下操作起来都非常舒适,16.2:1的转向比使之拥有细腻的操控感,但是这也造成了方向盘对于路面信息的回馈并不够直接,缺乏与驾驶者之间的沟通。

   

   四条225的宽胎拥有不错的静音效果

   此外,A3 Sportback全系标配了前桥电子差速锁,这也让A3拥有了更高的动态性能和安全保障。电子差速锁配合ESP系统对左右前轮进行实时监控,一旦两轮转速差超过限值便会对打滑车轮施加制动,从而提升车辆的弯道性能。有了电子差速锁的帮助,A3 Sportback在极限状态下转向更偏向于中性,车尾的活跃程度相较于高尔夫也要略高一些。此外,4条225/45R17的宽胎轮胎更偏向于静音的表现,在高速行驶时能很好的降低了路面的噪音,但是抓地力表现一般。

   总结:各方面均衡的表现,再加上直喷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外形俊朗的奥迪A3依旧算得上是同级别中的实力之作。不过上市已经超过7年的第二代A3显然已经走到了产品周期的末端,奥迪这次的引进无非就是对国内高端A级车市场的一次试水。据悉,全新一代的奥迪A3在明年正式推出后,极有可能在未来直接引入国产。和此前的Q5一样,A3的国产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价格优势依然会是它成功的最大因素。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