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长城酷熊1.5精英型:令人惊叹的空间颠覆者

名车志 邱彪 2011-09-28 14:57

   和每一次新车试车的遭遇相似,总会有人询问新车的身份以及价格,也许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够从我们的嘴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将来购车时的参照。但脾气再好的人也会被同样的问题弄烦,眼前的这个家伙的确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

长城酷熊1.5精英型:令人惊叹的空间颠覆者

   

   看到它之后,你会有一种空间上的错位感。这不是空间蒙太奇,也许你觉得它很大,你是对的……

   和每一次新车试车的遭遇相似,总会有人询问新车的身份以及价格,也许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够从我们的嘴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将来购车时的参照。但脾气再好的人也会被同样的问题弄烦,眼前的这个家伙的确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

   好吧,它不是天外来客,所以你也不用那么大惊小怪。因为过不了多久,它可能就会成为那个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它具备很多人期待的购买要素,首先它有一个很酷的外形,并且最为重要的是,酷熊用夸张的空间颠覆了一些人对于小型家用轿车的定义。同时,堪称一流的做工也可以让那些挑剔的人闭嘴。我不确定其他自主品牌是否有这样一款车型,但在长城酷熊身上,你确实能够看到何为细腻。

   一些人把酷熊定义为MINI MPV,甚至曾经有人说它是MINI SUV,看上去的确有些乱,不过按照长城的说法,这是一款地道的家用轿车。它和丰田早年间推出的bB(在北美市场,它以Scion xB的身份出现)车型极为相似,近乎相同的车身轮廓,包括车身以及动力系统的一些参数也都非常接近,甚至你会觉得它是bB车型反向工程的产物。但这又有什么呢?看看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和80年代的韩国,汽车工业不正是一个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么?

内部空间充裕做工精细  风噪抑制尚且不够理想

   

   如果是在日本街头,酷熊这样的造型不会引发太多的关注,各大厂商几乎都有类似的设计。圆润、流畅、犀利……这些字眼和酷熊都不沾边,平直简洁的线条让它看上去就像一个“大方盒子”,你可以把它归类为复古或是非主流,这在今天看来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它看上去让人觉得很大,但实际上酷熊只比长城炫丽略长一点儿(仅仅是51毫米)。至于风阻系数和风噪似乎也都不在酷熊的权衡范围之内,考虑到城市用途的定位,这两点不足或许可以被忽略不计,毕竟我们得到了一个超大的内部空间。除了拥有非常充裕的头部空间之外,你也不必再为后排座椅上的一家老小担心,他们可以舒服地翘起二郎腿。在这一点上,酷熊会让你觉得它和加长之后的奥迪A6L没什么区别。就算是长途旅行,收起后排座椅之后得到的近乎2.5立方米的载物空间也奢侈得有些惊人。以至于在几天之后举行的读者活动上,我们也因为少了这样一辆超级能干的工作车而感到遗憾。

   酷熊内饰的设计和炫丽车型的风格大致相同,只是一些细节略有差异。此外,黑色的基调让整个空间看上去深邃且饱满。它的车速表和发动机转速表被整合到了一起,不过发动机转速表会被一些不熟悉的人误认为油量表,中控台的布局也和炫丽很像,许多灵活实用的储物格考虑得非常周到。我承认它的一些按钮操作手感有些一般,出风口的细节处理也还不够理想。不过在整体装镶工艺方面,酷熊显然要比炫丽高了几个档次,虽然用料非常一般,但细节的精致程度却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即便一些合资厂商也无法与之相比,这也是它能够获得我们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事实上,长城整体工艺的提升不仅仅反映在内饰方面,钣金部件的细节处理同样也非常出色,一些你不常注意的地方也很难发现金属加工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或瑕疵。

   根据长城提供的官方数据,酷熊搭载的GW4G15发动机可以提供105马力的最大功率,它的动力输出水平甚至比上期4车对比中的马自达2还要略高一些。88.6马力/吨的功率/重量比多少受了车身重量的拖累,但还不算太坏。我们没有用VBOX去测试0至100公里/小时加速成绩13.5秒的精确程度,不过它给人的感觉并不慢,或许长城对此有所保留。当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转/分钟之后,你的一些个人情绪同样可以得到满足。只是在高速巡航时,酷熊对于风噪的抑制不够理想。它可以轻松地达到150公里/小时的车速,如果你觉得来自外界的声音还可以忍受,继续加速到160公里/小时也算不上什么,只是中间这一段的过程有些漫长。就像之前我对长城炫丽的评价一样,酷熊的悬架调校同样能给人惊喜。虽然偏轻的方向盘缺失一些路感和精确性,但它的实际表现依旧能够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相关链接

   

   我的观点 | 隋立平

   我不认为长城酷熊适合每一个人,它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车,憨厚的外表还透着那么一点儿可爱,不过这一点还不足以取悦于人。对于社交活动广泛的年轻家庭来说,它足够体贴;对于小型商业用户来说,它非常实用。而面对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再加上越来越挑剔的客户,现在的厂商还真是不容易。一款新车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有一个漂亮的外形(起码不难看),其次要有宽敞的空间,还要有丰富的配置……既要赚足卖点,又要有一个让人觉得不太离谱的价格。想要满足每一个人,可又怕没了个性。想要保留自身的特点,却又担心过于另类。上面这些看似抱怨,可的确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