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德系三剑客 三款德系双座敞篷跑对比测试

名车志 胡马东 2012-07-18 14:26

   

奔驰SLK对比宝马Z4对比奥迪TTRoadster

   雨点沉重地敲打着车窗,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收音机里,主持人正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播报越来越多的拥堵路况。设想一下,你正开着一辆超过300马力的双座跑车,它有漂亮的AMG轻质合金轮毂(尽管它和AMG没有太多关系),高性能的低扁平比轮胎,不过你却没有机会去体会它的真正实力。这个倒霉的家伙正堵在路上,而眼下,关于性能的话题都可以放在一边,除非施加魔法,在交通状况即将崩溃的边缘,谁都无计可施。

   

   早在一年以前,我曾经接触过SLK车型的入门版本,在上赛道附近的公路上,虽然催动全力,但SLK 200K依旧无法追近不远处的Carrera和黄色的科尔维特C6。或许这辆SLK 350也不会占到太多便宜,但与Boxster一较高下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本想邀请Boxster一起来参加这次对比,不过空间上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放弃了这个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你很熟悉其它奔驰车型,对于这辆SLK 350也就更加容易上手,这一点当然是说它的操作界面。Command系统就像不同版本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一样,虽然不是最新的版本,但换一套不同的键盘它同样能出色地运行。SLK的内饰铺陈却有些过于简单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B Class和R Class,在用料方面,它还没有表现出奔驰应有的水准,大面积使用的塑料部件看上去并不怎么高档。不过它的座椅非常舒适,它不会给你S Class的感觉,但包裹和支撑都非常出色,开着它跑上一整天都不会觉得太累。

    新一代宝马采用了增压发动机

   这一代的R171车型要比上一代的R170更容易让人动心,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淑女,修长的鼻锥是来自F1赛车的设计,那些漂亮的线条让人过目不忘。有人叫它“兔唇美人”,这多少有些戏弄的成分,也算不上一个好名字。而R170更像是一个老妇人,即便放在它刚刚出世的时候,我也只承认它是辆好车,但未必算得上漂亮。在2007年底的时候,R171推出了小改款车型,它没有对原有的设计大动干戈,只是针对一些细节做了些调整。按照奔驰的计划,下一代SLK 也许会在明年年底亮相,我不确定它会变成什么样,可能就像你今天看到的C或者E Class一样采用更加犀利的线条。

   

   交通状况在入夜时分才得以恢复,SLK开始舒展它的筋骨。宽大的后轮卷起一团水雾,眼前的景物转眼就变成了后视镜中模糊的影子。考虑舒适性和实用性的买家一定会对SLK大失所望,可能你会觉得它的运动型悬架硬得一塌糊涂,作为一辆Roadster,它并不提供后排座椅,行李厢为了容纳可折叠硬顶也小得可怜,最小208升的容积只能勉强放下两个背包。这并非奔驰的过错,谁让它是一辆Roadster呢?同级别的车型大都如此,除非采用软质的帆布车顶。但事实已经证明,那种最擅长制造浪漫氛围的结构正在被折叠硬顶所取代。

   

    宝马Z4头灯狭长犀利

   第二天,这辆SLK 350依然是我暂时的座驾。稍后,它的位置会被最新登场的宝马Z4所取代。趁着天气晴好,我把它的硬顶收进了行李厢。如果只是心平气和地驾驶,外界环境的噪音会完全压制住M272 E35发动机,但只需稍微施力,这一形势就会完全改变,和它在S 350上的表现判若两人。几十公里之后,路面温度化作灼热的气流涌入车内,这大概是北京不太适合开敞篷车的一个主要原因。要是在冬季,SLK特有的头颈暖气系统足以应对一般的低温环境,这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值得炫耀的配置,至少它的另外两个对手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奔驰的头灯略显朴实

   Z4同样有修长的车鼻,车头部分的设计总让人联想起凶悍的鲨鱼。比起上一代E85车型的拘束,新车型E89使用了更加夸张的线条勾勒出犀利的边缘,各种圆角以及复杂的曲面所构成的车身更注重比例的分配,看上去也更有力量感。相比SLK的举止,Z4显得精力旺盛并且极具攻击性。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设计,一些人会觉得新Z4过于张扬。

   

    奥迪TTRoadster平和沉稳

   这辆车虽然不是我们最想要的白色,但蓝色同样是能够代表Z4个性的一个颜色。从SLK的驾驶舱转移到Z4的驾驶舱,你会有一些惊讶。因为Z4看上去比SLK更像一辆奔驰,这当然是说前者的用料铺陈,大面积使用的NAPPA真皮、实木以及被渲染得有些神化了的alcantara面料,铝材装饰则显得很有节制并且恰到好处。即便对浅色内饰并不买账,但新Z4所采用的黑白色调组合还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也许它日后不那么容易打理,随便有点儿什么都会在白色皮革上留下痕迹。除了空调系统的操作开关之外,其它功能键也都和别的宝马车型大同小异。

   

    宝马的多辐条轮圈非常吸引眼球

   按照坊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新一代的Z4车型将不会推出高性能的M版本,这也意味着眼前的Z4 sDrive 35i将成为它的终极版本。因此,它完全有理由承担起更多的期待。我想仔细体会这辆宝马的美妙之处,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急于催动它拼命向前。或许是 SLK太在乎排气系统的表现,当你钻进封闭着的Z4的时候,你会觉得宝马过于安静。一切都在Normal状态下,它的转向甚至比7系轿车表现得还要轻柔。宝马的意图非常明确,不但要让Z4成为富有驾驶乐趣的速度机器,同时还要让它变得更加易于日常驾驶,这样一款Roadster才更有价值。

   

   要是你的面前有一条海滨公路,并且景色秀丽,那么你一定找不到什么理由不打开敞篷车的车顶——为什么不呢?可现在的情况是午后4点的北京,尽管不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但积蓄了差不多一整天的热量还是轻易地让车外的气温超过40度。空调系统还不足以和自然的力量抗衡,不过我还是选择打开Z4的车顶,20秒钟之内,它就能变成最漂亮的样子。

   

    奔驰的轮圈简洁运动

   奔驰的可折叠硬顶需要更长的一些时间去完成一次开合动作,整个过程大概要22秒。除了太阳镜之外,你不需要太多其它的装备,任何一顶帽子都会显得有些多余,风轻轻地抚弄着你的头发,一种久违了的感觉。这时的Z4才是它的本来面目,即便不是很快的车速,但来自那台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辣就已经足够催情了。同时你也会发现,那个轻质铝壳的隔音效果如此出色。

   

     奥迪轮圈复杂运动

   似乎只有奥迪还在坚守可折叠软顶,这是设计师和英国人的最爱,他们认为只有软顶才最符合一辆Roadster的气质。当然,英国人大概也会认为,作为传统Roadster不能有太多的电子设备,最好连喷油嘴也被传统的化油器取代。我们的奥迪TTR正等在楼下,即便是在昏暗的地下停车场,惹火的红色车身也能被一眼发现。虽然大嘴设计让这一代的TT R更加凶悍,但相比另外两个对手,它的外表仍旧是最具亲和力的一个。没有夸张的“长鼻子”,整个车身比例看上去也更正常一些,浑圆的形体就像一个浸满了墨汁的毛笔字,非常可爱,许多年轻姑娘也正是冲着这个才迷上它的。

   

     宝马Z4内饰

   其实直到第三天我才真正坐进了奥迪的桶形座椅上,它像一个粘人的孩子一样把你紧紧抱住。比起奔驰的老到和宝马的奢华,奥迪的内饰设计要更加活跃一些,与Coupe 车型相比也没有什么区别。平底式方向盘算不上新鲜东西,不过也挺特别,它能为腿部腾出更多的空间,即便你觉得它有些多余。它的回馈力度对于女性车主来说也非常友善,不过TT R和Z4的方向盘一样只提供手动调节功能,比起SLK的电动调节方式还是有些麻烦。5只圆形出风口似乎也是为了敞篷车特别准备的,仪表的造型也无可挑剔,不过中控台显得有些僵硬。

   

     奔驰SLK内饰

   TT R的MMI系统并不提供导航功能,置身荒郊野岭,对于不会看地图也不大认路的人来说就只能依靠外力了。其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这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问题。我喜欢大面积使用的铝材装饰面板,即便骄阳似火,它们依旧泛着清冷的光泽,和它浪漫的形象相比更像是一部工业化机器。此外,TT R的铝合金踏板也很酷,似乎为极端驾驶做好了一切准备,起码在驾驶氛围的营造上,奥迪具有更强的运动气息。

   

   好吧,我承认这些只是很好的一种伪装形式。因为比起另外两个对手,奥迪要更加适合日常驾驶。我没有半点轻看TT R的意思,如果只把Roadster当作闲暇享乐的工具,那么它们存在的真实价值也将不复存在。要是关上顶棚,TT R的软顶在保温隔热方面的能力显然要逊色于使用可折叠硬顶的对手。车顶的整个开合过程中,比起变形金刚一般的硬顶,黑色的帆布纤维也不会有太好的视觉效果。

   

   奥迪TTRoadster内饰

   不过软顶就是有让人一见倾心的感觉,或许在它开合的那一刻,一种传统观念正在挑逗你内心深处的某些细微知觉。此外,这个软顶还能满足那些急性子的需要,比如说它能在12秒之内完成一次开合,并且这一过程可以在车速低于5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完成,另外两款车就没这么方便了,在车辆运动的状态下它们的可折叠硬顶会拒绝任何操作。

   

   宝马Z4内饰细节

   曾经被公认为宝马特色的直列六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双涡轮增压器彻底征服。不过我依旧贪恋Z4的畅快,无需开启运动模式,虽然体重暴涨了200多公斤,但同样握住方向盘,然后全力踩下加速踏板,Z4仍然拥有绝对的实力将其它两个对手抛在身后。SLK也不慢,它有3.5升的V型6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仅比宝马的双涡轮增压略小1马力,它输给Z4的原因只能归结为变速器拖了动力系统的后腿。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对于奥迪TT R,动力性能的比拼多少有失公允,它还有更强大的TTS R版本(至于终极的TT RS Roadster,还是把它留给AMG好了),只是奇货可居,让人觉得连望车兴叹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考虑到2.0升的排气量,TT R的加速感仍然可以让人满意。

   


   当发动机的轰鸣在山谷中回荡的时候,最精彩的时刻到了。SPORT模式下的宝马Z4迅捷无比,在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也在不断升高,Z4也在逐渐进入状态。发动机转速保持在3000-5000转/分钟之间,在双排气管高亢兴奋的叫声中,偶尔夹杂几声低吟,这也是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特点之一。精准的方向盘好像在引领你杀入弯心,随后你的身体被压向座椅的一侧,而路面上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会精确地反馈到你的手掌。宽大的轮胎轻蔑地吞噬着每一寸路面,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山路上可以如此轻松,清凉的空气从车顶掠过,同时诱使你继续挑战下一个弯道。我很想尝试 SPORT Plus模式,但理智告诉我,这个充满诱惑和危险的模式只属于赛道日,它的真正极限是你在普通道路上不愿去体会的。

   

   

   SLK 350有着非常扎实的底盘,它的V6发动机在高转速区域会发出带有金属质感的吼叫。虽然7速变速箱的反应速度不及带有双离合器的Z4和TT R,但它的换档拨片用起来的确非常顺手。不过奔驰的转向系统反馈不及Z4细腻,但它同样提供准确的车头指向,车尾的形态也很活跃,等它的车身在弯道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你甚至会有些喜欢这个“坏小子”的种种表现。

   

宝马的发动机输出线性

   至于奥迪TTR,它的确在动力方面有些吃亏,不过表现非常出色的变速箱还是为它挣回了一些面子。它同Z4一样会在发动机高转速工作时加入几个低沉的音符,并且表现形式也更为夸张。虽然它的悬架也表现出扎实稳健的一面,但你总会感到它的重心有些偏高,偏重的车头尽管不情愿,可还是会有推向弯道外侧的迹象,而在它的轮胎发出抗议时,另外两个对手已然开始加速出弯了。

   

奔驰的动力系统略显老态

     ● 我的观点

奥迪排量最小,但动力一点不弱

   你也许已经猜到了,我们专为全新的宝马Z4安排了这次对比,它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单就性能而言,Z4绝对可以战胜另外两个对手,它不但比对手更豪华,同时也更舒适。作为宝马最新的产品,它理所应当在目前的情况下拥有竞争优势。SLK因为内饰的问题屡遭诟病,不过它同样是一款极具驾驶乐趣的好车,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全新一代车型即将问世,它可能也会成为宝马日后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对奥迪而言,TT Roadster并非这次对比的首选,272马力的TTS Roadster才是它们真正的敌手。奥迪坚守的软顶敞篷作为一种传统让TT R看上去更有味道,它的种种表现也更加适合日常驾驶。此外,它有着最低的拥有成本,不过55.5万元只是一个基本售价,丰富的选装配件可以让TT R变得更酷。当然,这些东西并不便宜。

   


     ● 我的观点

   


   必须承认,新Z4确实出乎意料的强大,它比上代更强劲,性格也更服帖,而且连让我始终未能接受的长相也变得顺眼多了。除了几乎坐在后轴上的难于适应的座舱位置,让人实在想不出什么拒绝它的理由了。在新Z4面前,曾经最会讨好人的TT似乎也变得没那么有杀伤力了。然而正如再刺激的辣椒也难以满足芥末爱好者的需求,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将橄榄枝投给SLK。的确,它是三辆车中最“年长”的一个,内饰做工也不及对手,但英气的造型始终让我无法抗拒,并且它也是我开过的最具运动天赋的奔驰车型之一。另外我必须指出,SLK的驾驶氛围虽然不如其它两个对手轻松,却保留了更多的桀骜本性,而这正是跑车区别于普通轿车的最显著特征。如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为什么不直接买一辆豪华轿车呢?

     ● 我的观点

   


   记得半年前与马自达MX-5的设计师聊天时,说起对Roadster的看法,当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Roadster是一种情结,这甚至已经超越了对敞篷车的追求。谈话间聊到软/硬顶的选择上,设计师毫不犹豫地表示软顶篷才是经典Roadster的首选。其中的原因首先是软顶从结构上给设计师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来发挥造型设计,他们不必向结构工程师妥协太多,只要将精力集中在如何设计一款动人的Roadster。其次,尽管软顶在静音性等方面与硬顶存在区别,但即使关闭顶篷,任由雨滴、狂风敲打我们头顶的布篷,那种经历同样是Roadster所独有的。说了这么多,回到今天这三款漂亮的双门敞篷跑车上,我心目中的排列顺序是TT-R、 Z4、SLK。若问理由,我并不会像面对Coupe时那般苛求它们的性能,一切都是跟随感觉走。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