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搜索 菜单

邀您参加|第17届中国车联网大会暨商用车自动驾驶峰会相约深圳

车主之家 金华 2022-03-04 11:57

   一、活动背景  

   商用车车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驱动,此前一直是政策驱动,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服务特点为区域性、后装化、创新乏力、模式单一等。但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商用车车联网发展的驱动力不仅包括因安全生产监管而产生的政策驱动,也有来自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而带来的运输企业、互联网运力单位因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而带来的需求驱动,还有来自营运车辆保险“难”而产生的数据驱动。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可能颠覆整个商用车车联网后装市场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营运车辆领域,如公交、出租、城市环卫、矿山车辆、集装箱卡车等等,都有不少落地项目,部分已经进入到实际的生产运营之中。尤其是在相对封闭的交通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的落地速度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尤其是矿山、港口,商用案例骤然增多,虽然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交通相对要复杂,且因为现行法律法规对无人驾驶在公开道路环境下的商业化还没有放开,因此公交、出租车等已经商用的案例几乎没有,但城市环卫清扫、无人驾驶送货等,已经商用。  

   可以说,商用车车联网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习惯了政策驱动运营思维的后装车联网运营商们,不仅要紧盯政策的变化,更要考虑将政策与其他市场需求相结合,即突破;同时,市场驱动力的变化,必然带来更多的参与方进入商用车车联网市场,包括央企、电信运营、保险、社会资本、互联网企业等,这些力量对行业发展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要考虑更长远,就应该考虑无人驾驶车辆对整个商用车车联网行业可能带来的颠覆,当这些车辆都无人驾驶了,智能化设备都前装化了,数据统一化了,还需要这么多地方性的后装市场运营商吗?  

   实际上,不少营运车辆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包括营运车辆全景环视、AEBS等,瞄准的都是前装,而非后装,从智能化设备市场中找机会,找差价,一定不会商用车车联网市场的未来生存模式,其获利空间也将越来越小。  

   如何突破?如何着眼于未来,不被颠覆?  

   唯有进入到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环节之中,理解包括运输企业、保险、政府、出行者等在内的服务对象的智能化、信息化需求,比服务对象更懂他们所在的行业,分享他们的成功,成就自己的未来,毕竟不论社会进化到何种智能化程度,运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环节。  

   本次峰会将在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隆重召开,商用车车联网作为博览会重要板块,将与产业上下游同台充分互动,博览会将聚焦智能汽车、车联网、数字家庭、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网、5G和物联网应用、新型显示、大数据存储和消费生活等热点版块,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整体展区规划,同时将重点打造“专精特新”专区及相关系列活动,汇聚全球超1800家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领军企业集中展示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应用、万物互联、碳达峰与碳中和等新产业革命相关的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  

   生活有眼前的苟且,也有诗和远方,行业也有眼前的生存和发展,也有未来的谋局和腾飞,2022年5月17-19日,以“突破、冲击、颠覆”为主题的第17届中国车联网大会暨商用车自动驾驶峰会,与您相约在美丽深圳一同探讨商用车车联网的发展之道。  

   二、时间、地点、联系人  

   2022年5月17-19日  

   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会场专区  

   联系人:何小姐18566655259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深圳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联盟  

   广东省北斗移动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深圳市智慧交通产业促进会  

   承办单位: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海王慧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安全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全国商用车车联网服务联盟  

   城市工程车辆安全管理与服务创新联盟  

   四、大会亮点  

   1、组织机构权威性:工信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  

   2、嘉宾阵容专业性:行业大咖,精英荟聚,专家学者行业深度洞察,知名企业经典案例剖析;  

   3、论坛内容丰富性:2天行业趋势分析,40+场大咖论道  

   4、热点话题前沿性:商用车车联网后装市场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5、媒体广泛传播性:超30家行业媒体同步报道,传播。  

   五、参会人员  

   1、国家部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领导与专家;  

   2、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运输管理局、工信局、交通管理局、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  

   3、国内外的商用车整车生产企业技术和采购负责人;  

   4、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及汽车配套产品制造商;  

   5、车联网服务运营商技术和采购负责人;  

   6、道路运输客货运企业;  

   7、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单位;  

   8、高校、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  

   9、车载终端生产企业/技术与设备供应商;  

   10、政府、企业单位公务车管理和采购负责人。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