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搜索 菜单

你不知道的桑塔纳:不只是国民车,更是中国汽车里程碑

车主之家 金华 2023-06-05 15:16

   在风云际会的上海滩中,桑塔纳是一辆足以被写入历史的标志性产品。即便“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标志性广告语已随岁月飘散,不再是回荡在大街小巷中的口头禅,桑塔纳仍在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的交谈中,延续着它的骄傲与辉煌,成为中国汽车史中的一座丰碑。  

   但无人知晓的是,作为中国第一款合资车型的桑塔纳,也曾面临过生死困境,命悬一线,引进计划差点“胎死腹中”。在中德两方谈判形势胶着的六年中,成立上海大众合资公司的计划乃至合作车型曾数次面临“叫停”风波。其中最紧急的情况之一,是在1983年,德方突然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并称如当场拍不了板,谈判就中止。  

   彼时,上海大众合资项目行至中途,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正面临着诸多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而德国大众的这一要求则是雪上加霜地向项目组提出了更大挑战。但是,第一辆CKDSantana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成功组装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上海大众合资项目也自此获得更为有利的支持,顺风顺水地达成中德合作。  

   下线的第一辆CKDSantana桑塔纳轿车,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它如何说服了中德双方,从而引导上海大众项目实现转折?  

   咬牙坚守,被推翻后重整旗鼓  

   第一辆CKDSantana桑塔纳轿车下线前,上海大众合资项目刚走出“一下二停三撤”的绝境。  

   所谓“一下”,是在1980年国家提出了新的经济方针,开始进行经济调整,而彼时以“年产15万辆”为规划的合资项目太大,下马的可能性极大;所谓“二停”,是德国大众取消代表团访华,称因经济困难难以支撑15万辆的项目投资;所谓“三撤”,则指的是国内从行业到大众此起彼伏的反对声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81年1月开始,上海大众合资项目组统一口径搞小项目,将规划压缩至2万辆。最终双方同意搞小方案,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还同意用所获利润再投资的滚动发展方式。  

   但即便中德双方在合作目标上达成了初步共识,双方的合作关系仍暗藏着重重风险。其一是现实问题,其二就是基于现实问题而产生的信任问题。“小项目方案”的达成,固然一定程度上使得现实问题有法可解、有路可走,但对此前“大项目方案”的彻底放弃,也大大挫败了中德双方的信任桥梁,国内外的反对声音给项目组带来了深重压力。  

   更危险的是,当时国家甚至都没有一部粗略的《合资法》。当时作为项目经理具体参与谈判的仇克回忆称,德国人曾发问:“你们连个合资法都没有,怎么谈?”而当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台《合资法》——也是中国第一部《合资法》后,又因为过于简略而不被信任,德国人看后说:“如果根据你们的《合资法》谈判,很多问题都不能解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与时间赛跑,是上海大众项目组唯一能做的事。“如果说国外压力为30%的话,那么,国内压力就是70%。”仇克称,在北京,他需要汇报的部级单位就有10个,而且一个单位还要汇报好几次,只要一个单位不同意,那就得完全推翻重来。  

   也是在这样复杂的局面下,德国大众开始试探中方的诚意。1983年,德方突然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当时中国生产的轿车只有两种——上海牌轿车和红旗轿车,而上海轿车基本上采用半手工、半机械的落后生产方式。在此情况下突然开始组装一批CKD轿车,是对中方能力的巨大考验。  

   但是项目组深知,在这个信任逐渐丧失、反对声渐浓的时候,要干成事就必须重振中德双方的信心。组装CKD轿车,是重整旗鼓的绝佳机会。  

   实干兴邦,当场拍板以示决心  

   当场拍不了板,谈判就中止。这是德方在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轿车时,放出的“狠话”。在德国狼堡谈判的仇克,回到宾馆就连夜向坐镇在家的时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局长蒋涛请示,蒋涛当即向市领导请示后拍板:“可以!”这一当场拍板的魄力赢得了德方的信任,说中国人有能力讲信誉。蒋涛回忆说,这也好,不是有人怀疑我们的项目吗?就让大家看看我们在干什么!  

   伴随着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下线,德方的技术实力坚定了中方的合资决心,中方的实干能力同样也征服了德方的心。  

   曾经的诸多反对声中,上海大众项目组需要到处去作解释工作,来化解大众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说,今天国家不需要轿车,明天就可能需要,或者今天需要得少,明天可能就需要得多,因此这个轿车一定要搞,哪怕打个基础也要搞。”蒋涛回忆道。  

   而在第一辆桑塔纳下线后,一切争议就都平息了,实干出的成果有力地征服了不同的意见。人们看到了新车,也看到了希望——只有这样的制造技术才能改造中国汽车行业。也是从这时起,合资谈判进入快车道,最终在1984年10月签订合同。毫无疑问,在此过程中,上海大众项目组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是头等功臣。  

   第一辆桑塔纳下线已过去四十年,但这一企业精神仍续存在上汽大众的血脉之中,在企业行稳致远、转型变革的过程中保驾护航,成就了企业的生命力。  

   四十年前,上海大众在风风雨雨中历经波折应运而生,为中国汽车业注入一股崭新的力量;四十年后,上汽大众也迎来了汽车业的“百年未有大变局”,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中,守正出新,抱持实干精神精益求精。这体现为其推出的ID.系列纯电动产品在一众合资品牌中脱颖而出,也体现为其在市场营销上大刀阔斧的改革。  

   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曾为上海大众征服中德两方,也必将引领上汽大众在新汽车业态中续写更夺目的篇章。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