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 徐彬桓 2013-01-06 11:37
讴歌在制造操控犀利、动力强悍以及外观个性的汽车时从来不会缺少配方,这也让它在国内有着不少的拥护者。然而随着普锐斯、CT200h等混合动力车型关注度的逐渐提升,作为本田高端品牌的讴歌也在前段时间推出了首款混合动力车型ILX作为反击,同时32.8万元的入门价也进一步拉低了讴歌的价格门槛。
油耗:混动优势显现 百公里综合油耗6.37L
讴歌ILX搭载的是本田IMA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1.5升i-VTEC自然吸气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组成。发动机和电动机分别可提供68Kw和14.9Kw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发动机+电机)172N·m,从参数上看基本与很多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参数相当。
匹配CVT无级变速器箱,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都有很大贡献。实际驾驶中,这套动力总成不同于雷克萨斯CT200h的工作模式,ILX更加偏向于动力辅助和能量回收,从而权衡车辆的动力表现和燃油经济性。
实际驾驶中,ILX的起步敏捷,并没有因为较小的排量和CVT变速箱的加持而让起步弱化。加速中车速提升很线性,配合上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尤其行驶在北京这种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拥堵状态下的城市中,ILX仪表盘上的平均油耗显示也并没有因走走停停而陡然上升。
在平稳行驶中,动力主要由汽油机提供,此时果如电池中电量偏低也会对其进行充电。而在减速时,电池会进行能量回收,进行充电。全力加速时(电池中有电的情况下)发动机与电动机会同时驱动车辆,来提高动力输出表现。
在加速测试中,我们先让ILX的电池充满电,当急加速时,在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共同作用下,车辆有着轻盈顺畅的性能表现。对于偏重经济性的混合动力车型来讲值得肯定,最终我们得到的百公里加速用时为11.2s。
只是在进行了三、四次急加速测试后,车辆的电池电量便被用光,此时驱动车辆的只剩下一台1.5L发动机,动力表现偏弱。在加速方面,采用1.8L排量的CT200h官方给出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0.3s,同时在发动机参数上也会更有优势一些。
在油耗测试期间,我们行驶了166.3KM,其中上下班的交通拥堵路段占到40%,通畅路段占30%,其余还有近三成的高速道路,我们先将油箱加满95号汽油,期间共消耗燃油10.59L,共花费86.2元人民币。折合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37L。
可以看出在拥堵路况占到近四成的情况下,ILX依旧跑出了6.37L的综合油耗,对于这款混合动力车型来讲依旧很难得了,相信如果路况再通畅一些,我们得到的成绩完全可以更加接近公信部给出的4.8L综合百公里油耗。
只是由于需要使用95号以上的燃油,所以ILX的用车成本方面会相对上升,而雷克萨斯CT200h可使用92号燃油,并且工信部给出CT200h的综合百公里油耗为4.6L,所以结合官方给出的数据和实测数据大致上看,混合动力系统更加偏向于电动机独立驱动车辆且可使用更低标号燃油的CT200h似乎在经济性方面更占优一些。
内饰:讴歌品质得到保障,豪华感很强
车内依旧是我们熟悉的讴歌式设计风格,采用环抱式的中控台设计,将前排空间划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部配合上金属装饰条看起来很有豪华元素。布满中控台的按键和旋钮操作起来也很便捷。
出色的用料、板材工艺加之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裹,使得ILX的车内完全到达了讴歌应有的水准,可以看出尽管作为一款最便宜的讴歌,但品质方面并没有半点懈怠。
三幅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盘做工非常出色,较粗壮的握感有着很强的运动型车的味道,绝对让人爱不释手,尽管为注重经济表现的混合动力车型,方向盘后部的换挡拨片也时不时的挑动着你的驾驶欲望。
8英寸的显示屏无论是尺寸还是分辨率都增加了车内的豪华气息,值得一提的是地图模式下带有实时路况显示功能,能更快捷的选择通畅的道路行驶,同时多视角的倒车影像功能也可让倒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安全。
空间:前后座椅舒适,后排头部空间较小
由于讴歌ILX定位为一款紧凑型轿车,所以在内部空间方面我们并没有对它过于期待。真皮座椅具有8向电动调节功能,皮质柔软,对腰部和肩部的支撑性到位。身高1.75m的体验者坐入前排,调整好座椅后,内部空间偏紧凑,但并没有压抑的感觉,头部有着不错的空间感,同时带来的驾驶视野也很出色。
坐入后排,座椅非常柔软,对身体包裹性很强。同时宽大的后排中央扶手提升了一定的后排乘坐舒适性。空间方面,腿部有着一拳零四指的余量,头部空间较为紧凑,为两指空间。值得肯定的是,后排地板平整度很出色,可为中部乘客带来更加灵活的腿部空间。得益于ILX更长的轴距,在后排腿部空间方面比对手CT200h更宽松一些,不过两车的后排头部空间都不是很宽裕。
不同于大多数混合动力车型,ILX的电池收纳在了后排座椅靠背中,所以后排座椅靠背不能放倒,不过却带来了更加平整宽敞的行李箱空间。在座舱内,后排座椅左侧有一个电池组的通风口,可吸收车舱内的空气来冷却电池组。
车内的储物空间方面表现中规中矩,位于挡杆前部的储物盒带有盖板,开启过程带有阻尼,内部空间不是很大,不过放置一些随身物品够用,盖上盖板后增加了控制台的整体感和车内的私密性,而内部的USB接口可外接音源来增强车内的娱乐性。
中央扶手采用不规则造型,更加倾向驾驶员一方,只是宽度一般,使用便利性有待提升。开启键位于中央扶手前部,内有一个12V的车载电源接口和一个视频输入接口,可带来更加丰富的影音娱乐系统。
配置:达到高端紧凑型车水平,影音效果出色
配置方面ILX基本达到了豪华品牌应有的水准,坐入主驾驶位,首先最吸引人的当属红色的一键启动按钮了,嵌入在金属感很强的装饰板里,颇有几分竞技级赛车的味道。
而其他的一些装备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车内乘客的舒适性,譬如前排座椅的电加热功能,这在冬季里寒冷的北方必会更得人心。座椅受热很均匀,同时加热效率很高,值得肯定。
此外双区独立恒温空调也出现在了ILX的配置表中,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后排并没有提供出风口,这会相对降低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不过对于一款定位高端的紧凑型车,主驾驶一侧并没有配备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功能,而只提供了主副驾驶位车窗的一键升降按键多少有些遗憾。
不过在静音方面,讴歌的工程师对ILX的车身降噪工艺大下功夫,比如四个车轮拱内部采用了降噪能力更强的隔音棉。同时在车门部分使用了多重密封条来隔绝座舱外的噪音。
诸多降噪工艺使得车舱内的宁谧性更加出色,配合上由格莱美音乐大师打造的ELS Surround 10喇叭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则在安静的座舱内轻松的营造出了音乐厅般的音响效果,对于喜爱欣赏音乐的朋友来讲,ILX想必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方案。
定位:出于思域平台,对手锁定CT200h
虽然从出身角度考虑,ILX与美版的本田出自同一平台,定位为紧凑型轿车,但是无论我们从外观内饰或是驾驶感觉方面,都没有发现与思域的丁点儿关系。同时作为日系高端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先上市一步的雷克萨斯必然成为ILX的竞争对手。
当然这主要归功于讴歌设计师对ILX的精心打造,整车有着讴歌很强的棱角分明的动感设计理念,造型锋利的氙气大灯带有清洗功能,在雨雪天气的夜晚可有效增加行车安全性,只可惜头灯没有装配随动转向功能。此外Acura家族式设计的盾形镀铬前格栅,让ILX有着很强的辨识度。
平滑的车身侧面线条让ILX看上去更加流畅,而腰线在尾部上翘的设计也增加了很强的力量感。车尾上翘的小尾翼则在提升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空气动力学设计。
外观方面我们很难发现ILX与思域的联系,事实上在车身构造方面ILX被赋予了更加安全的车身设计以及更加犀利的操控身手。在此我们把ILX和思域进行了一些比较,以便分明二者的区别。
ILX在车身组件上采用了更多的高强度钢板,车头和车尾部分的扭转强度分别提升了18%和11%。同时铝制发动机舱盖和防撞钢梁的设计,使得车身重量进一步降低。此外得益于更高级的行程自适应可变阻尼减震器,在保证行驶舒适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车辆的操控能力。
ILX采用的EPS动态自适应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让其高速行驶稳定性更出色,同时相比思域有着更粗的转向柱,可获得更小的转向比例,这使得转向更加精准易控。而车辆底部的空气扰流板也较思域有着更出色的空气导流性,加之车身大量的静音设计,让整车都有着更强的行驶宁谧性。
在车身尺寸方面,ILX和思域的轴距尺寸同为2670mm,讴歌ILX的长宽高分别为4565×1795×1425mm,思域的长宽高分别为4535×1755×1450mm。此外讴歌的最直接对手雷克萨斯CT200h车身尺寸为4320×1765×1430mm,轴距为2600mm。由于CT200h采用两厢设计,所以车长方面并不能直接对比,不过轴距和车高方面ILX都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同样在品牌定位方面,ILX还一些其他的潜在对手如宝马1系、奥迪A3等。
操控:指向精确车身姿态出色,领先同级车
尽管在试驾过程ILX方向盘后的换挡拨片可时不时在车流中把玩一番,但是毕竟这是一台混合动力的紧凑型车,所以我们不能将ILX和以往我们所测试过的讴歌TL等大排量车型进行直接的性能对照。
不过经过几天的试驾,ILX最让我爱不释手的地方,必须是它的操控表现,尽管出于思域平台,但是我们无论怎样端模都很难找出思域的影子。绝对是彻头彻尾的讴歌驾驶风格——转向精准,底盘扎实,当然这也是之前我对TL车型进行测试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ILX尽管是讴歌的入门车型,但是依旧加入了更高级的行程自适应可变阻尼减震器,配合上前麦佛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ILX在同级车中操控表现毫不含糊。并不生硬的悬挂系统,具有很强的韧性,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又可以让车身无论在弯道还是高速时都更加稳定。
如果非要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么我觉得在拥有漂亮的出弯姿态后,如果可以得到一点更多的动力,那将会让ILX变为一个彻头彻尾小胃口的运动达人。当然上面的美好展望可以在将挡杆推入S挡后有所改善。
大多数选择这款车的人,更多的还是看重了ILX的经济表现,尤其在按下方向盘左下侧的"ECON"键后,油门踏板响应明显减缓,加之车内出色的隔音表现,这完全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去享受安逸驾驶的愉悦,此时油耗也会必然再度降低。
购买建议:目前进入国内的ILX只有一款车型,加之较高的售价,让它与CT200h等对手相比竞争力有些不足。不过,相信既追求燃油经济性又不愿意丢掉驾驶乐趣的高端人群,一定会对讴歌ILX更有好感。
10万内超能打的5门4座车 五菱缤果会是女性新首选?
讴歌ILX或11月国内上市 预计售价25万元起
绿色城市精英 国内首度试驾讴歌ILX
“混世小魔王” 全面感受讴歌ILX混动版
讴歌ILX广州车展上市 汽油2.0L明年引入
混动车型再添新丁 实拍讴歌紧凑车ILX
绿色新伴侣 讴歌ILX混动版新车推荐
绿色对决 讴歌ILX对比雷克萨斯CT200h
讴歌ILX上市即降2万元 汽油版明年引入
省油才是关键 评测讴歌ILX混合动力版
环保第一性能第二 试驾讴歌ILX混动版
剑指雷克萨斯CT200h 讴歌ILX混动版实拍
轻混表现也不错 试驾讴歌混合动力车ILX
混动年轻态 讴歌ILX对比雷克萨斯CT200h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