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中华骏捷旅行轿车

名车志 邱彪 2011-10-31 14:58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中华骏捷旅行轿车

   在骏捷Wagon上市之前,没有一个自主品牌敢在旅行轿车项目上冒险,短时间内恐怕也不会有人跟风。其实华晨心里也明白得很,就算取了个洋气的名字,这款车也很难成为三厢版或者FRV那样的热门车型。然而华晨比任何一个自主品牌都更重视海外市场,尤其是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国家,想在那里争取更多民心,旅行轿车是必走的一步棋。

   对很少见到旅行轿车的国人来说,骏捷Wagon毫无疑问很能引起路人的好奇心。就算是“碰撞门事件”之后对国产车冷嘲热讽的欧洲人,也在网络上承认这是一款造型顺眼的作品。

   和所有的旅行轿车一样,骏捷Wagon也跟它的三厢版同胞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视觉上的最大的不同自然是饱满的车身后半部分,但它的背部曲线并不像桑塔纳或凯越旅行版那样僵硬,而是带有流畅的弧度,并略呈前高后低趋势,过渡自然的D柱也为整个车尾带来了相当高的亲和力。

   其实类似设计在旅行轿车产品中并不太常见,因为它固然带来了紧凑、利落的视觉效果,实用方面却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车顶后部变低,尾窗倾角也比较大,后备厢白白损失了一部分顶部空间(请注意接近三角形的侧后窗),装载大尺寸物品时可能会受到不少拘束。此外我们也发现,驾驶者的正后方视野也不是很理想。

   当然,它的装载能力仍然是三厢骏捷无法比拟的。即使处于常规状态下,后备厢也能毫不犹豫地吞下足够全家人消耗半个月的食品和各种生活用品。后排座椅的释放手柄位于后备厢左右两侧内壁上,轻轻拉动便可将座椅向前翻倒,将容积一下扩展至1400升,格局也比较规整(但座椅两边各有一条10余厘米的椅背不可折叠)。此外,你也可以效仿坐在后备厢里垂钓的SUV车主,让尾门充当遮阳挡雨的角色。不必为头顶空间发愁,尾门掀起之后你的上半身几乎是探出车外的,腰板能完全伸直。

友善设计做工尚可 尾部空间牺牲较大

   我们还找到了几项出人意料的友善设计,例如后备厢地板下方采用两层设计,上层是可用来分类放置工具和小物件的杂物格,下面一层才是备胎。平时安放在第二排座椅靠背后面的可拆卸隔断内藏有抽拉式软隔板,而且居然同时内置有分割网格,将它挂在车顶卡槽内,后面装再多东西也不用担心急刹车时涌到前面了。

   除此之外,骏捷Wagon的车内布局与三厢版几乎无异。也许它真的不该完全照搬那套来自三厢版的仪表台总成。与宝马3系相仿的粗颗粒表面纹理并没有错,为降低成本而采用的硬质塑料也可以理解,但深灰中透着暗红的色调实在有点诡异,部件的制造细腻度也应该向青出于蓝的骏捷FRV多学习学习。

   不过,与尊驰完全一样的2790毫米超长轴距意味着前后排都能提供充裕的膝部空间,而且只要乘客身高不超过185厘米,坐在后排头顶空间也不会很局促。车内的功能化设施跟日系小车还有一定差距,但喜欢随处乱放东西的乘客应该比较满意了。除了中央手枕和副驾驶侧的手套箱之外,四个车门内壁上也设有杂物槽,换档杆后面还设有两个牢固的杯架。不过厂方好像忘了给后排乘客设置单独的杯架,坐垫也有点德国式的僵硬,所以听我的吧,如果你有个爱挑毛病的准岳父,千万不要让他坐在后排。

   坦白说,这辆1.8手动舒适型试驾车是全系产品中相对较低的版本,所以不要对它的动力有太多奢望。4G93发动机的动力指标中规中矩,功率和扭矩各有136马力和165牛·米,实际驾驶感觉则有些偏于沉闷,1.5吨的车重也弱化了爆发力,不过它肯定有助于养成平稳驾驶的好习惯。如果你想用4速手 /自一体变速器换来左脚的解放,目前恐怕只能添点银子买2.0或1.8T车型。

   除了入门级的1.8手动舒适型之外,骏捷Wagon在配置方面还是比较慷慨的。遥控钥匙、电子防炫目后视镜、倒车雷达、24公里/小时自动落锁功能、真皮座椅一应俱全,而四安全气囊在同价位合资车型中也不多见。另外,长按遥控锁车键4秒便可关闭车窗的功能非常德国化,而且很有实用价值。

相关链接

   我的观点 | 云鹏

   由于桑塔纳旅行版早已停产,凯越旅行版也处于按订单排产状态,骏捷Wagon基本上是国内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旅行轿车了。由于高度跟普通轿车无异,它的操控性能优于任何一款入门级SUV,燃油经济性也好得多,装载能力却几乎不相上下。不过比三厢版骏捷高出不少的价格恐怕会制约它的普及,此外,对内饰进行全面升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谁抢了低端旅行轿车的饭碗?

   如果在街上见到一台奔驰或宝马旅行轿车,懂行的朋友大概会对车主的品位赞赏一番,毕竟既懂车又有生活情调的人并不多见。编辑部内部也一直认为,中高端旅行轿车很快就会成为国内高收入群体的关注点,将在未来数年间呈现首次小规模爆发式增长。然而这恐怕很难让15万元以内的低端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旅行轿车是给追求实用的消费者准备的,而基于紧凑型轿车的旅行车产品至少也要卖到近10万元,可即使对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来说,这也不是笔小数。于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只得被迫转向更务实(也就是更便宜)的目标,例如SUV、MPV,甚至皮卡。

   随着SUV从上世纪末开始流行,价格低廉的国产仿制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集中在这一价格区间的还有奇瑞瑞虎、长城哈弗等口碑相对不错的产品。庞大的体积决定了它们的油耗无法同旅行轿车媲美,但即便是两驱减配版,较高的离地间隙也能给人带来一定心理安慰。

   MPV车型原本都集中在15万元以上区间,“平民化”不过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因为那些意欲涉足轿车领域的自主品牌通常都拿MPV作为积累经验的排头兵。陆风风尚、长安杰勋、长丰骐菱就是其中的代表。不过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消费者更感兴趣的其实是皮卡,尤其是双排座皮卡。这种车不但价格更低廉,装载能力更强,通过性更好,而且技术上也颇为成熟,十多年前便已大批量出口海外。

   此外,邮政、工程、行政、物流配送等行业本来也是相当具有潜力的消费大户,比如西方国家就很流行用旅行轿车改装成工具车。但国产面包车实在太便宜了,金杯的低端车型早已下探至6、7万元,空间却翻了数倍,对专业用户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