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越野时代》III:零下27度 长途驾驶篇

太平洋汽车网 陆遥 2012-02-21 16:19

   

     ● 关于车型:7台城市型SUV

   与前两季“越野时代”不同,我们并没有将车辆锁定在那些硬派SUV上,比如之前出现的牧马人和发现4这样的车型在本季里将不会再出现。此次我们更倾向于那些城市型的SUV,可能这样会缺少了一些挑战险境时的快感,但或许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意外的收获。另外,车辆的级别也并不平等,这也是“越野时代”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级别跨度很大的车型放在一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在面对大自然时种种异样的心境,当变数无法捉摸时,“越野时代”的乐趣也就显得愈加丰富。

越野时代3零下27度

   这次我们选择的车型包括柴油动力的双龙柯兰多,混合动力的雷克萨斯RX450h、热得发紫的路虎极光以及首次客串SUV的MINI COUNTRYMAN,还有老牌劲旅奔驰ML和讴歌MDX,它们也都代表了各自出色的四驱系统,最后一位则是标准的美国派,福特锐界,它绝对是让人最有新鲜感的一款车型,一切性能未知。我们这七台车编制的队伍将一路向北,迎接内蒙古的彻骨寒流。

    ● 关于地点:北京出发—锡林浩特市(休整)—达里诺尔湖(测试场地)

   此次我们测试的地点是位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的达里湖冰面上,距北京单程超过700公里,我们将首先进行一场长途奔袭,抵达锡林浩特市后次日清晨在赶往达里湖。

   达里湖:湖面海拔1226米,平均水深7-8米,面积约为237平方公里。进入冬季以后,整个湖面都会冰冻与积雪,并且在-30度左右的温度下冰层足够厚实,这给我们的冰雪测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辽阔的冰面使得车辆无论出现何种失控都不会担心碰撞的危险,有助于我们挖掘出车辆最大的潜能。

   本次行程中,可以说近半数的时间都是消耗在行进的路程当中,所以本次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车辆长途驾驶的体验,因为这趟行程的条件相当复杂,路面包括高速、国道、非铺装道路以及被冰雪覆盖的公路,还有内蒙古高原的大风与长途驾驶的疲劳。在这场预备役中,那些在城里如众星捧月般的车型可未必能获得好评。

   --------------------------------------------------------------------------------------

     关于车况:所有车辆均配备原厂轮胎,并且未经过任何改装

   本次所有测试车辆均为原厂车,轮胎也都是出厂配置,不过基本都是公路胎或是多功能胎。只有MINI COUNTRYMAN这样配备纯运动型胎的车型显得比较另类,因为即便是作为一款跨界车来说,我们也希望它能去更多的地方。除非MINI还执着于操控性,只是玩玩“跨界”的风格那就另说了。

   在长途体验过程中,我们每位编辑将“认领”一台自己感兴趣的车型。通过长途驾驶来告诉你他的种种感受,这与我们平时测试车辆的思路有些不同,因为驾驶乐趣将成为最无关紧要的部分,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才是我们更关注的话题。

   

   

   编辑 高灿阳

   双龙柯兰多:严酷条件考验柴油动力

   这次我们冰雪测试多达7款车型可供选择,但是由于编辑比较厚道所以奔驰、路虎这类“好车”早早的就被其他人选走了,所以我只好开这台最便宜的“高丽货”了。尽管如此,驾驶柯兰多也并非真的是件苦差事,毕竟双龙这种价位的进口韩国车很少有机会碰到,另外柯兰多也是此次所有车型中仅有的一款柴油车。所以驾驶柯兰多多少还是能给编辑带来一些新鲜感的。

   --------------------------------------------------------------------------------------

    柴油发动机低速动力十足 但高速超车稍显吃力

   双龙柯兰多在公路上的表现可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在起步阶段柯兰多的动力是相当充沛的,2.0T的柴油机提供的强大扭矩,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推背感。柯兰多在起步时你不用将油门踩得太深,就可以感觉到发动机开始输出澎湃的扭力了,当扭矩接近2000rpm时动力一下子喷薄而出。尽管如此,柯兰多与此次一同参与测试的大多数车型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就以路虎极光为例同样是2.0T的发动机,仅仅因为一个使用的是柴油一个使用的是汽油,两者在百公里加速性能上的差距编辑感觉至少要在3-5秒左右。 

   但是到了高速路段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柯兰多力不从心,在车速超过120KM/h后即便你将油门踩到油箱里它仍旧是慢慢悠悠不着急。这就让柯兰多在高速行驶时超车,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更长距离的加速来提升车速从而超越前车。编辑在去程时曾驾驶了福特的锐界,在120KM/h的时速下如果再对油门施加压力,车子仍旧可以迅速提速。两款车在超车上的表现完全不一样,锐界会给人更有底气的感觉。 

   柯兰多的变速箱油三种模式,分别是普通模式、雪地模式以及运动模式。在普通模式下车辆行驶的与普通轿车相似没有太过于强烈的动力输出,而运动模式下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车子会在发动机达到3500rpm以上才进行换挡,但雪地模式出于雪地驾驶的需要一般而言发动机不会超过2500rpm。 

   再说说柯兰多这套底盘在公路上的表现,首先这套底盘系统对于路面上的坑坑洼洼过滤的还是不错的,不会感觉松松垮垮快要散架的样子。另外,即便高速过弯车辆的车身控制也还算不错的。但是由于双龙柯兰多是此次试驾车型中最便宜的,所以相比其他车型,其悬挂系统的配置十分一般。柯兰多的悬挂只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与奔驰的ML350的气动悬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例如不可调节高低这对于编辑这种喜欢高坐姿的人来说是一种遗憾,因为柯兰多的视野在所有测试车型中应该是最低的。 

   总体来说,对于一款20万左右的SUV而言我们无法要求他十全十美。其实看完整篇文章您也会发现,没有一款车是毫无瑕疵的。而双龙柯兰多应该说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这个价格,虽然,在公路的驾驶上柯兰多算不上优秀,但是也不是最次的一个。在高速巡航的驾驶中,尽管我们追随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大家伙们时十分吃力,但索性我们的身边总是有MINI陪伴,因此不至于过于孤单。 不过柴油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首先柴油油价高于汽油这是必然,而在严寒的环境下柴油车启动有可能会比较困难,另外在很多城市里柴油车是受到限制的,这点比较遗憾。

   

   

   

   编辑 杀手

   COUNTRYMAN:MINI家族中最适合长途驾驶的车型

   COUNTRYMAN作为车队里的“小家伙”,很多同事对它的长途驾驶舒适性不够“放心”,但对于平时开MINI COOPER代步的编辑来说COUNTRYMAN已经很宽裕了。由于之前已经探过路,在这次冰雪测试中就要充当领队和压尾车,对自己和COUNTRYMAN也是一种考验。

   动力并不逊色大排量车型 但硬朗的座椅和避震影响了长途驾驶的舒适性

   和之前经典的MINI相比,COUNTRYMAN的外形要大了很多。首先它拥有4个正常尺寸的车门,大大的方便了坐在后排的乘客出入。4米多的车长也让坐在后排的乘客能有舒适、独立的座位空间,再也不用膝盖紧贴前椅背。增高了的离地间隙也能让车身通过其他轿车不可通过的坑槛。后备箱更是增加了不少空间,无需将后排座椅放倒,我们这次冰雪之旅的两个摄像机包,两个三脚架都轻松装下,还有富裕空间装下一箱矿泉水。

    

   从北京到内蒙古达里湖大约600多公里,一路上要经过高速公路,国道,甚至自然的土路,越往北走道路上的积雪也越多。高速路车队行进中,基本保持120公里的时速。我驾驶着这台MINI COOPER S COUNTRYMAN 走在车队最后负责收尾,前面的几台SUV都是3.0升排量以上的发动机,而我的COUNTRYMAN 只配备了1.6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1.6T增压引擎跟之前MINI COOPER S上使用的一样,数据方面没有太大变化,仅仅只多出20NM的扭矩。大家都担心在车队最后的COUNTRYMAN会非常吃力。不过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驾驶着COUNTRYMAN你只需把握好握感舒适的运动型方向盘,打开自动巡航,就可以悠然的欣赏沿途的风景了。需要并线超车时,猛的踩下油门,你会听到那强劲的排气声浪从车尾传来,随后车辆会迅猛提速,让你轻松超越道路中的车辆。想体验更多的驾驶乐趣,就按一下中控台下方的小按钮切换到SPORT运动模式,COUNTRYMAN仿佛注入兴奋剂一般,转速表会不断的刺激驾驶者的肾上腺素,当然要注意车辆的油耗,毕竟是长途驾驶,不适合超时间的兴奋状态。 

   COUNTRYMAN的驾驶舱跟普通版MINI区别不大,一贯的可爱+精致。自动空调和电加热座椅在这次冰雪旅行中非常重要,让驾驶者在车内拥有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后排拥有独立的座椅,虽然没有电加热功能,但宽大的座椅靠背提供了很好的乘坐体验,随着车内温度的提升,后排乘客还可以按下车门边精致的后窗玻璃升降按钮换换空气,要知道这对于之前的MINI其他版本来说简直是妄想。 

   由于我们本次冰雪测试需要每个测试编辑体验所有的车型,在车队休息时会安排大家换乘其他车辆,这样来感受各个车型的不同表现。果然在我试驾过其他车型之后,会感觉到COUNTRYMAN的座椅要比其他那些全尺寸SUV要硬朗的多,随着驾驶时间的不断增加,渐渐的感觉到身体开始不舒服,肩部和腰部发酸。手台询问了车队其他成员,仿佛只有极光的驾驶者跟我有同样的抱怨,而其他驾驶者则在幸灾乐祸。 

   噪音方面可能是COUNTRYMAN的软肋,MINI一贯提倡运动的驾驶风格,急加速时强劲的排气声浪能带给驾驶者更多的驾驶激情,但是长途驾驶中,就算是一路巡航也会觉得在车内的噪音过大,发动机声,路面噪音,甚至那贯穿整个车厢的金属导轨也会不时的发出噪音,让人抓狂。 

   COUNTRYMAN的头部空间非常宽裕,视野也很好。坐在我车上摄像师还肩负着车队行走时的拍摄工作。在前排的副驾拍摄可以将摄像机搭在中控台上方,宽大的前挡风得到了摄像师的好评,但COUNTRYMAN的避震调校是运动风格,在不平坦的路面上颠簸非常严重。车队行进中遇到在修路段的时候,摄像师就自动要求换车,让我们哭笑不得。 

   

   

   

   编辑 刘石磊

   福特锐界:既“有范儿”又舒适的美国车

   选择驾驶锐界的理由很简单,尽管它在这几款SUV中属于“低端”车型,但试想当你行驶到辽阔的草原上,有哪一台车能像它那么有型。当然,我还不至于这么“肤浅”,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这次的单程超过700公里,驾驶时间超过10个小时,我没有理由不选择一台舒适的美国车为伴。为此我宁愿一路上不去使用它那套影音娱乐系统。

   长途表现无可挑剔 但车内娱乐系统并不好用

   尽管坐进锐界的驾驶舱后感觉没有RX、MDX这些美日“混血儿”来得精致,但那种框架简单到只有直线的设计却极具豪放之气,锐界带来的感官感受让我们可以很快融入到内蒙古高远的凛冽之中,至于RX以及MINI COUNTRYMAN,我只能说,和这次的场景太不搭了。 

   锐界的驾驶感受和大部分美国SUV都比较相似,低速行驶时甚至让你觉得操控性还不错,路感和转向都比较清晰,底盘也显得很扎实。以至于在列队行驶时让我们觉得它有点“欧洲味儿”了,从目测来看,它的侧倾要比ML好很多。但是,在高速行驶以及过弯时还是流露出了美国车的特性,2吨重的车身并不那没灵活,即便与奔驰ML相比,它也显得过于柔软了,如遇紧急并线你甚至不确定是不是能把它“拉”回来。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这是缺点,尤其是在漫长的直路上行驶,出色的舒适性也许只有奔驰ML能与之媲美了。 

   

   我们是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即便锐界拥有媲美奔驰ML的身材,但悬架在应对颠簸路面时的舒适性还有所欠缺。在去往锡林浩特的路途中,有不少正在施工的路面,尽管除了MINI COUNTRYMAN需要小心翼翼地通过外,其它车都如履平地。但锐界在通过时底盘还是给人感觉有些松散。完全不像ML那样扎实厚重,可以将噪音与颠簸完全隔绝。但高速通过起伏路面或者遭遇侧向大风时,锐界的稳定性可并不比ML差。 

   至于动力表现,锐界和排量相近的MDX、ML相差不大,都属于那种柔和渐进的特点。尤其是在内蒙古那种冗长的公路上,3.5L的发动机只能算是“入门级”排量。加速的灵敏性远没有极光那么强烈,当然,被甩在后面的还是MINI COUNTRYMAN和柴油发动机的柯兰多。 

   锐界最大的优点还是舒适性,这一点恐怕只有奔驰ML能与之媲美了,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驾驶后身体并不会过于疲劳,因为美国车那种并不“精致”的驾驶风格在长途旅行时完全变成了优点,你的整个身体始终都是松弛的。在这个项目中,我愿意给锐界高分。但是,它那套采用触摸按钮的中控台与界面混乱的液晶屏却时不时让人抓狂,这是在几款SUV中最为“悲催”的人机体验。

   

   

   

   编辑 孙铂龙

    路虎极光:史上最注重操控性的路虎

   这七款车中,极光的外观无疑是当中最另类最个性的。富有攻击式的家族前脸、平直的侧面线条以及带有些许俏皮味道的尾部,极光的外观充满了激情,甚至看上去有点儿准“Coupe”的跨界味道,在国内SUV市场的它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一款非常惹眼的车型,因此选择它在城市与郊外中穿梭绝对是不二之选。另外,我也想体验一下它和其它的路虎车型有何不同?

   拥有最丰富的驾驶乐趣 但硬朗的悬挂在长途驾驶时影响了舒适性 

   虽说极光是本次越野时代当中排量并不大的车型,但这套看似“不起眼”的2.0T动力组合却着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在北京至张北的高速路段即使在乘坐4人的情况下动力也会非常充沛,只要你舍得给油,发动机便会非常慷慨的将转速升至5000转再进行升挡,而在这一过程中当只要转速突破2000转,涡轮增压器就会为2.0L发动机提供额外的动力加持,并且涡轮介入得也不像大部分带T发动机那般急躁。这时无论你的油门是保持不动还是继续深踩,极光都会给你带来满意的加速感,因此你不会因为自己驾驶着一辆SUV而对它的超车能力心存顾虑,同行的那堆V6车型也只有欣赏极光尾灯的机会。如果当你想高速巡航的时候变速箱对于挡位的控制也相当精准,变速箱会将发动机转速尽量控制在2000转以下,以便节省燃油和噪声。 

   极光在山路上简直如鱼得水,尤其是一些高速弯道,将模式调到“动态档”,此时仪表盘的白色背光将变为了更富有激情的红色。此时的极光在拥有更加激进油门响应同时,那套MagneRide电磁调节阻尼悬挂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地势起伏的路况驾驶,你可以一度将车开得很快,那种迅捷、轻盈的感觉甚至让人有点不敢触摸它的极限,因为你几乎都很难判断出临界点在哪里,因此要想安逸的享受驾驶体验还是MDX及锐界更加适合。 

   

   在经过了北京至太仆寺旗的“奔袭”后,我们来到了路况最差的太仆寺至锡林浩特路段,因为这段路上不仅有大坑套小坑非铺装路面,而且更要命的是来回来去拉货的卡车。我们将极光全地形系统恢复至正常模式,在经过非铺装路面时,电磁调节阻尼悬挂对付颠簸路面时的滤震效果很好,悬挂可以吸收掉大部分的路面颠簸,不过当来到坑洼地带,由于悬挂行程较短,表现地就不如ML、MDX那样从容了,随之而来的是身体各种扭曲及腚痛。 

   总的来说极光已经是有史以来最不路虎的路虎,“强盗”般的外形以及接近宝马X3的操控感都会认喜欢它的人爱不释手。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极光在内饰设计风格上以高档真皮材质来衬托出豪华感,相信这样的设计没人会不喜欢。

   

   

   

   编辑 云亮

   雷克萨斯RX450h:省油与轻松是最重要的

   RX350h是这7款车型中唯一一款混合动力车型,当然这地球上混合动力的SUV也实在是屈指可数。另外要知道,来回程都要进行超过700公里高强度的驾驶,安静轻盈的驾驶风格与优秀的油耗表现,雷克萨斯足够让你省心。不够归根结底,我们这次测试还是“越野时代”,混动来越野?你们没玩过吧。我为能够驾驶这么一款百万级的混动SUV感到兴奋和期待。

   最轻松与静谧的驾驶感受 但颠簸路面的表现一般

   同样是450h,难免会让我和以前试驾过的GS450h相比较。是的,在下文当中我会不时地提及GS450h,当然也会提及这次我们一起参加测试的其他6款车型。这款RX450h与同是混合动力的GS450h在动力系统的总体结构、原理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发动机和电机功率不同,驱动形式也不同,调教更是完全不一样,所以造成了很大的差异。 

   总体而言,RX450h的动力系统并不会让你有很深切地驾驶混合动力车的体验,总体调教非常柔和,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冲”。当然这是和GS450h相比而言的。如果要在7台车里面找一款和它动力表现最接近的车型,我会选择ML350。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动力储备很足,但却不激进。 

   起步阶段的RX450h在混合动力的驱动下非常安静从容,不过在急加速的时候依然能清楚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如果你想获得强烈的推背感,RX450h并不适合你。虽然动力储备充足,但由于发动机和电动机是通过复杂的行星齿轮组无级变速而来的,所以功率释放实在太平顺了,平顺得会令你觉得有点缓慢,平顺得会令你有点怀疑这是一套总输出功率超过200KW的高科技产物! 

   在超车的过程中,RX450h的动力系统能够提供的加速还是不错的。RX450h和其他丰田混合动力车型一样没有转速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功率表。上面的不同的颜色将整套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明确表示出来。在一般的巡航工况下,只要速度不超过100公里/小时,指针还是停留在绿色区域,表示处于环保状态。 

   RX450h的悬挂比较柔软,强调的是舒适性。不过在追求柔软的同时却没有考虑到足够的韧性,悬挂在通过国道上一些坑洼的时候跳动频率过高,过于敏感的弹跳对舒适性也有所影响。在这点上,ML350明显要好很多。ML350采用可调阻尼的避震器,即使在舒适模式下也具备非常好的韧性。 

   方向盘的设定更是完全追求一种“模糊的舒适”,轮胎指向对方向盘的转动非常不敏感,路感过滤得非常厉害。对于长途驾驶来说,把路感很好地过滤掉能够让你感觉轻松,不像路虎极光那样把所有路况都反馈到手上,精神过于亢奋。不过也有坏的一面,这次我们行走的国道有不少冰雪覆盖,车辆一旦开快,路感跟不上窗边飞速闪过的景象,你的心理难免多了几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倒是非常喜欢路虎极光,能够通过它传递给我的路面信息中清晰知道车辆的抓地情况。 

   这次我们从北京出发到锡林浩特大概是700公里,从锡林浩特到达里冰湖大概100公里。这期间的路况非常复杂,堵车的高速、冰雪的国道、长时间的驾驶很容易让人疲劳。但由于RX450h整体偏向舒适性的调教,加上非常舒适的座椅,是的,座椅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非常柔软舒适。这些因素使得长途驾驶RX450h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RX450h在性能上有不少缺点,不过也掩盖不了它的优点:舒适。无论是静音水平还是动力悬挂的调教,外加特别舒服的座椅,都是一款适合长途旅行的车型,长时间驾驶不会感觉疲劳。还有就是采用鼠标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非常简单易用。虽然RX450h是同行的7台车中最贵的,但别忘了:它是一款混合动力车。

   

   

   

   编辑 王岳

   奔驰ML350:“大奔”的舒适性值得信任

   选择奔驰ML作为我的长途伴侣,我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无法抗拒它的大牌效应,出门开着奔驰多有面儿啊,所以我用极快的速度就把ML的钥匙握在手中。另外,起着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奔驰的舒适性,想想要连续开上700公里,其中还包括200公里的非铺装道路,如果你的伴侣不能给你一个安逸的氛围和一个能让你摆脱疲乏的驾控,那将是一件多么不幸且痛苦的事情啊。

   空气悬挂的舒适性极高 底盘的韧性也是最好的

   进入ML350车内,除了高坐姿所带来的眼界优势之外,ML350的座椅令整个驾驶充满了松弛的舒适,它不会给你如沙发般过度的塌陷感,柔硬并存的设计在舒适和承托力间找到了平衡。如果不是我低下头看了看表,我不会相信已经开了7个小时,ML运用非常到位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让我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疲惫。 

   在去程的时候,同行的同事说想体验把奔驰ML,就用它的伴侣-讴歌MDX与我交换。进入车内,虽然讴歌MDX的内饰比ML看起来活分了不少,但是开车毕竟眼睛不能老盯着内饰看,所以MDX丰富的内饰设计倒也没多吸引到我。 

   开起来,讴歌MDX感觉比奔驰ML更有冲劲儿,尤其是初段,踩下油门就会感到一股更明显的推力涌出,高速时的动力也不懈怠,毕竟3.7L排量的发动机摆那儿呢,动力肯定不会差到哪去。与讴歌MDX的躁动比起来,奔驰ML则是表现出一种沉稳、扎实的姿态,3.5L发动机与ML350近2.2吨的自重搭配起来显得充沛但又不过于暴躁的样子,想轻松驾驶时就轻踩油门,放松的驾驶过程会让你很享受,深踩油门,提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厚重的加速感会令超车变得相当容易。驾驶ML是一件非常简单且自如的事情,想拥有怎样的驾驶风格完全由你的右脚掌控,并且ML的每种风格都会让你相当满意。 

   讴歌MDX与ML的转向都属于比较好操作的那种,但是MDX的转感更倾向于日系车的轻盈,而ML的转向在轻巧的同时多了一分更细腻的手感。舒适的转向力度牺牲了一定的精准度,在布满车辙的道路上,方向盘不会像MDX因为过轻的转向在遇着坑洼的路面而发生自转,你不用集中精力去扶稳方向盘,修正车辆的行进方向,甚至你放开双手ML都不会自行跑偏。你也可能说这会令丧失路感,但是奔驰并不是一款注重运动特性的品牌,路面上所有的不佳路况最好都不让驾驶员感觉到,舒服、不会让你在驾驶中产生紧张感才是它所追求的。 

   ML匹配的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换挡过程非常平顺,这也是判定一款车舒适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档位之间紧密的衔接过程让我感觉不到一丝的换挡动作。在手动模式下,变速箱的反应速度就稍微显得有些迟疑了,挡位的调整总是在手部动作之后稍有迟疑地做出回馈,每当我要超越前面以及对向车道上的大车时,都必须提前手动降档,虽然ML350的动力足够充沛,但如果变速箱没在一个合适挡位的话,超车也会变得不自信起来。 

   ML不仅只有舒适的一面,当你把阻尼调到SPORT模式时,你就会感觉到它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仍然建立在不丧失舒适度的基础上。在转向时不同的感觉会体现得更加明显,阻尼更大的避震筒给车身带来更有效的支撑力,转向时车头压力过重的一侧所带来的车身侧倾会更小,整车重心转移也出现得不再那么明显,驾控更敏捷自如。在过一些有凹凸起伏路况的时候,车身上下浮动的姿态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经过碎石路面的时候,路面上糟糕的环境也会更清晰地传回到车内。

   

   

   

   编辑 王硕

   讴歌MDX:大空间与操控性达到了最佳平衡

   冰雪试驾是一个充满乐趣又带有挑战的活动,一路下来我们也轮番对各个车型进行试乘试驾,在众多车型中MDX不算最完美的,但也不会输给其它车型太多,为此我最终选择了MDX,作为一款美日“混血”车型,其优良的做工还有它那棱角大气的外形带来无限的驾驶欲望,以及SH-AWD四驱系统带来的出色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我对MDX充满信心。

   长途旅行舒适性很好 转向系统要比ML350和锐界更敏感

   在公路上MDX可以说带给我们很惬意舒适的驾驶感受,该车可以用动静皆宜来概括,当你需要享受车外风景时,MDX可以给你舒适的驾驶感觉,在一般道路上驾驶MDX并不觉得累,我们沿途经过了笔直的公路,多弯道的山路,带有冰雪的柏油道路,这些对于MDX的动力表现来说并不吃力,SH-AWD系统在通常情况下动力输出偏向于前轮,我们从仪表盘的动态显示上就能看出,在高速路加速超车或尾随前车行驶时,驱动系统反比想象中快很多,急加速情况下动态显示为全轮驱动,MDX的 3.7升V6发动机虽然功率高,但动力释放却偏向高转速,在低转速情况下扭矩输出并不凶猛,所以在底度速行驶时我们并不能够发觉到它拥有运动驾驶的天赋。 

   越野时代3-零下27度

   在悬挂方面MDX的调校不是很硬朗,更多的偏向舒适性,不过这款车也保留了一部分家族的运动特色,在过弯时的感觉还能够接受,前后悬挂匹配适中,虽然车身与离地间隙较高,但是侧倾幅度控制的还是比较到位的。 

   MDX方向盘对道路反馈非常严重,车头响应速度也很灵敏,转向系统调校偏舒适,旷量稍大,在特殊路段驾驶时你只能靠感觉去判断前轮的走向,很难实现迅速精准的切入,在国道柏油路上,超载的大车将路面碾压出车辙印,这时你必须集中精力扶稳手中的方向盘,如果有一点疏忽大意,手中的方向盘会有较大幅度的摆动,你只能被迫降低车速,来保证车辆的稳定,在遇到雪地车辙道路时,驾驶员能够感觉到SH-AWD系统正在进行干预,但是这套不温不火的转向系统却让车辆变得很难控制,由于方向变得不敏感,几度出现轻微甩尾失控情况,也吓坏了跟在MDX后方的双龙柯蓝多,在特殊道路上MDX的转向系统并不能给驾驶员很强的信心,必须小心缓慢地通过,可以说MDX这套转向系统也间接损失掉了SH-AWD系统的效果。 

     

   长途驾驶不得不提及舒适的座椅及丰富的娱乐系统,这两样东西对于长途驾驶来说尤为重要,MDX的横向与纵向空间非常宽敞,不论什么身材坐在里面都不会感到局促。另外这款车的坐垫长度能够满足一般驾驶者的需求,对腿部有一定的支撑力,还有额外的座椅记忆功能及电加热和通风功能,像家一般人性化的设备在日系车上均有体现。 

   MDX的前排大屏幕显示屏可以对车辆及导航音响系统进行操作,导航系统使用独立的双层大旋钮来控制,简单明了,在扶手箱中还有USB及AUX接口可供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后部乘员不仅拥有独立空调系统,在顶棚上方还有后排中央显示屏,可通过隐藏的遥控器来进行控制,MDX的配置极其丰富非常的人性化。 

   总的来说MDX在一般道路上绝对能够给驾驶员愉悦的驾驶体验,在极端路况下只要熟悉了车辆的整体性能,MDX也会让你有信心战胜困难,从前期对ZDX试驾评测中我们感受到在讴歌家族中MDX已经算是人过中年,与家族中“小年轻”ZDX车型相比各方面感觉已经过于陈旧,中央显示屏分辨率过低也让人觉得有些廉价,不过作为一款中高级SUV来说综合性能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油耗:RX450h的节油性出色 锐界的油耗给人惊喜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款车的油耗表现,由于这7台SUV涵盖了多个排量,所以油耗的差异会很大。而且柯兰多需要加注-20和-35标号的柴油,尤其是-35号柴油只有到了内蒙地界才能看到,其余车型均加注97号汽油。 

   

   最终油耗结算的时候,混动的RX450h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冠军。而一路上被颠来颠去的COUNTRYMAN也在此扳回了劣势,一路上尽情地看着那些大排量们出入加油站。倒是柯兰多表现一般,柴油发动机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省油,倒是大块头的锐界让我们吃了一惊,甚至比2.0T的极光还要省油。至于奔驰ML350讴歌MDX,毫无疑问地要为舒适付出代价了。

   噪音:奔驰ML350最为安静 COUNTRYMAN的隔音表现不够好

   噪音控制是长途体验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对于一路听音乐的驾驶者来说,良好的噪音控制可以带来更愉悦的心情。因此,我们选择了相同路况对7款车的噪音进行了测试,并同时参考了驾驶者的意见,看看结果吧。

   

   从对比结果看来,“坐奔驰”依然是至理名言。噪音控制甚至要好于以安静著称的雷克萨斯,而MDX位列第三,极光和锐界的表现相差不大,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COUNTRYMAN的表现则差强人意,过于追求驾驶体验的MINI让它在这次长途旅行中败下阵来。

   作为此次冰雪测试的“预备役”,我们已经通过长途试驾初步了解了七台SUV的秉性,给我们的感觉基本还是“一分钱一分货”的理论。但对于接下来更严苛的冰雪测试,“身价儿”可并不是决定成败的问题了,令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会层出不穷。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