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网 胡马东 2012-06-25 09:34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两车的售价,这个消费者选车最为敏感的话题两车却给出了极其相似的答案,大部分车型都集中在从8万-9万的售价区间之内,长安逸动相对于长城C50来说多出了自动挡车型,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宽泛的选择权,而长城C50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却也是逸动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之一。
两车外部尺寸上差别也不算十分明显,长城C50在长度与轴距上相比逸动略占优势,而在宽度与高度方面则处于下风,可以预想在车内空间方面的表现也应是各有所长的。
外观方面的讨论是见仁见智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已经基本摆脱了纯粹模仿的阶段,已经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独特的设计元素的时期,这点还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从单纯的造型方面来看明显逸动相比C50还是要更加时尚前卫一些,前脸与腰身等部位线条的刻画也更加锋锐流畅,当然C50选择的这条中庸稳妥的路线也完全可以满足国人的审美需求。
貌似是为了迎合1.5T涡轮增压发动机,C50的排气设计成了单边双出式造型,更加凸显了强烈的运动化质感。在轮胎配置上,两款车型有不约而同的都选择205/55 R16规格的产品,轮毂造型上逸动的多幅”V“字型轮毂更加抢镜,而反观C50的轮毂造型就显得略有些中规中矩了。
从外观方面的对比上我们已经能够略微的体会到二者在造车理念上的不同之处,按照两者相似的售价来推断假设研发成本差别不大,那么逸动明显更注重设计方面,而C50则更加向机械化方面倾斜。在两车内饰部分的体验对比中,我们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点。
通过对于长安逸动内饰部分的实际体验,我们能十分明显的感受到自主车型在内饰工艺上的巨大进步,不论从视觉效果还是工艺水准上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了,另外在逸动车型中还首次加入了ECON自动启停功能,在日常驾驶中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
在车内功能配置方面不能不提的就是逸动搭载的这套多媒体系统,老实讲在我所见过的自主车型之中,逸动这套多媒体系统的显示界面是最出色的,可以明显感觉到在这方面的用心之处,屏幕尺寸不仅够大而且显示效果也进行了磨砂质感处理,在强光下也不会有任何反光出现,唯一的遗憾就是前期上市的产品没有触控功能,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长城C50的内饰,对于C50的内饰我想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制造工艺上来看也算得上是比较严谨,但是相比逸动来说在设计水准上还是能够看出明显差距,中控部分的造型以及出风口等细节处理还是略显敷衍。
虽然内饰的整体造型并不出彩,但是在行车功能上C50还是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定速巡航与胎压监测这样的配置出现在紧凑级车型之中的确是不多见的,C50务实的态度还是非常值得其他自主品牌学习的。
C50车型虽然也配有多媒体机,但是不论从规格还是界面显示都不如逸动来的更加夺人眼球,而且实现GPS需要独立的SD卡支持,试驾车之中我们没有机会体验,相比逸动来说唯一的优点就在于支持触控功能。
相比内饰设计与装配工艺上的出色而言,在用料部分逸动则让人有点小小的失望,车门板与中控台等部分的材质都是触感不佳的硬质塑料,车门扶手材质也显得单薄了一些,不过好在像空调出风口之类的细节设计还是非常用心的,这也让逸动的用户略感宽慰。
内饰储物空间表现符合标准,驾驶席左右两侧均有便利的储物阁,尤其是左侧的储物阁大小恰好可以容纳手机,中央扶手前的两只水杯槽深度也足够,前后车门的储物空间也比较宽裕,加上后排中央扶手箱对于坐在后排的乘客也完全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相比逸动来说,C50在内饰用料部分体现的则要厚道一些,侧门板采用了软质材质,扶手部分的厚度也有所加强,只是中控部分依旧是硬质塑料。虽然在用料上比逸动稍好,不过在模具精细程度上却相比逸动来说还是有所差距,要知道在逸动车上我们可没见过这么大的手套箱接缝。
储物空间方面两车没有本质差别,所有的储物格设计相似度较高,略有区别的就是C50在中央扶手部分的水杯槽相比逸动少了一个,还有特别要提的就是C50中央扶手是可移动式的设计相比逸动来讲更具人性化,不过我想大家从图片上已经看出来了,当扶手被移动到最前位置时,唯一的杯槽却被挡住了,的确有点尴尬不是吗?
文章最后部分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两车在座椅以及乘坐空间方面的表现,首先来说说逸动,相对来说逸动座椅皮质包裹的用料细腻程度要优于C50,中间部分为打孔设计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性,而乘坐感受上则以舒适性为主要诉求,另外通过实际体验不得不说逸动座椅高度调节的扳手并不顺手,调节阻尼设定的过大使用起来较为费力,希望这只是个别现象。
乘坐空间上我们采用相同体验者在前排调节成标准坐姿后到后排进行体验,对于逸动来说结果还算不错,身高175cm的体验者膝部空间还可以保持两拳左右,可以说是非常宽裕,而头部的三指空间也算是中规中矩。
相对于逸动座椅的柔软舒适,C50的座椅乘坐感受则明显要平均一些,虽然在包裹材质上不如逸动来的细腻,但座椅的承托性与侧向支撑性要明显有所加强,而这样的设定也使得长途乘坐不容易产生疲劳。
虽然C50轴距比逸动有些许优势,但是这并没有将帮助C50获得更大车内空间,通过实际体验在后排膝部空间上C50的表现基本等同于逸动,而由于车顶弧度的问题,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略显局促,身高175cm的体验者空间已仅有一指左右。
两车后备箱空间其实没有太大的对比必要,整体容积差别不大,后排座椅的功能也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在操作以及细节处理上我们却找到了一些差别值得一说,首先在操作的便利性上,虽然两车在外部都没有设置后备箱开启装置,但是相比之下还是C50 让人更满意一些,好在遥控钥匙可以开启,但逸动车主就没那么走运了,因为他们只能通过车内的一个开关来完成,使用起来略显不便。
同样在后备箱的细节工艺上,C50显得比逸动还是要厚道一些,通过下面的图片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吧,支撑杆与电线保护罩确实让C50的后备箱工艺看起来更工整。
文章总结:首先我们要为自主品牌在近年来汽车制造工艺上的明显进步而感到欣喜,因为不论是长安逸动还是长城C50都是现阶段最为优秀的自主品牌车型,虽然通过对比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完美之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它们的喜爱程度,然而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也是十分艰难的,如果你是一位对于外观有要求,内饰很挑剔的买家逸动显然更加适合,而如果你更加追求出色的驾驶感受与操控性,那么C50是不二的选择,很显然在这个价位之中,“文武”依旧很难兼而得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