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新设计老味道 评测北京奔驰新款GLK

易车网 徐彬桓 2013-01-04 11:33

   奔驰GLK从国产到改款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北京奔驰对GLK都做了些什么?这些改变是草率的举动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很多人还在犹豫是否购买它的时候,突然又冒出个新款来,搞得有些不知所措,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开这种种疑惑。

   早在2008年进口奔驰GLK就已引入中国市场,但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来说,GLK的国产步伐似乎走的有些慢,直到2012年4月才正式推出国产GLK,但北京奔驰并不想一直这样慢下去,于是仅仅过了半年后,随着海外版GLK中期改款的推出,国产版GLK也紧跟其后,虽然进行了本土化调整,但设计上更加贴近奔驰风格。

   奔驰GLK历史

   【前款奔驰GLK】

   奔驰GLK在2008年率先在欧洲上市,同年年底在广州车展上以进口身份引入国内上市,共分为GLK300和GLK350两款车型,分别使用3.0升自然吸气和3.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而国产GLK在2012年4月正式上市,根据配置不同共分为三款车型,全部搭载3.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

   【海外版中期改款奔驰GLK柴油版】

   当国产GLK上市后,海外版的中期改款车型也和大家见面了,2012年10月,北京奔驰推出了新款GLK,基本做到了与海外版同步。它在外形方面做了较大改动,内饰方面也做了相应的修改,更符合目前奔驰的设计风格,力求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外观:变化较大 与海外版保持一致

   新款GLK在车身尺寸上与老款完全相同

     外观:变化较大 与海外版保持一致

   新款GLK在车身尺寸上与老款完全相同

   奔驰GLK一直以硬朗的车身线条强调大气阳刚之感,而新款GLK的线条调整的非常微妙,牺牲一些粗犷感,向更加年轻化的方向迈了一大步。中网内部全系采用双横条设计,并辅以银色镀铬装饰,在硕大的奔驰LOGO衬托下格外大气。

   这种外观样式来源于海外GLK最新款的车型,但海外版分汽油和柴油版本,外观样式略有不同,个人感觉海外柴油版车型的前包围更具动感,车头行成大大的“X”形也更加霸气一些,不过国内新款GLK采用的是海外汽油版外观样式,车头显得略加柔和。

   其实这个智能头灯系统我们并不陌生,奔驰C级和E级早已装备。这套系统带有光线探测器,可以根据车辆前方的亮度来进行自动调节,共有五种照明模式,除了入门的动感型外,其他车型均配备该智能头灯系统。

   尾部除了小幅线条调整外,最大的变化当属尾灯和下包围了。采用全新样式的尾灯内部拥有双层光导带样式的示宽灯,在夜间这组示宽灯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告诉旁人,这是辆新款的GLK。刹车灯也同样采用LED光源,带自适应紧急制动频闪功能,在紧急刹车时,对后方车辆起到了更加明显的提示。而排气管进行了加宽处理,并融入金属银色下包围,使尾部相对更加动感体面。

   轮毂也是新款GLK的一大亮点,在豪华型上换装了新式动感五幅轮毂,对于提升车辆整体质感有不小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全系摒弃了老款GLK前后轮胎规格不统一的诟病,全系前后轮胎规格全部统一为235/50 R19的夏季越野系列四驱舒适性轮胎,采用德国马牌品牌。

   这款4X4Comtact系列轮胎胎面采用横向偏移序列花纹,是专为四驱车辆设计的,胎周和胎面沟槽具有划水保护,密度较高的刀槽也可以提供在道路上及一般非铺装路面更好抓地力的同时,尽可能少的损失舒适性,即便在高速行车时,轮胎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抑噪效果。

   内饰:更加贴近海外奔驰风格 质感提升

   新款GLK内饰整体格局并未改变,只是更新了海外奔驰新式家族样式,有效提升了内饰质感,更加符合奔驰风格。在用料方面依然遵循老款大面积软性材质的原则,中控台除了功能性面板外几乎都被软性材质包裹。配色上也同样拥有上深下浅和纯黑色两种配色形式,个人觉得还是纯黑色更有档次感一些。

   最明显的方向盘在新款GLK上被统一换成了奔驰家族样式,同样三幅式的造型下方被镂空银色镀铬装饰起来,全系真皮方向盘在3点和9点钟手握的位置还特有打孔真皮包裹,增加透气和防滑性,同时也为车内增加不少时尚气息。多功能按键方面,左侧六个按键可对仪表盘中的行车电脑进行操作,右侧则是蓝牙电话免提/音响及COMAND系统语音控制键。

   方向盘后方的拨杆也回归了它该在的位置,对国内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是个实用的变化。雨刷控制和远近光及转向灯控制集成在一个拨杆上,看似繁杂操作起来却简单便捷。

   ①向车头方向拨动,就开启了智能远光功能,车头的光线感应器会虽车辆前方的明暗和对向车辆的灯光,可自动变化远光模式,并可对其左右头灯分别进行控制。

   ②当开启定速巡航功能后,向下拨一下是减速1km/h,当向下拨到底时是减速10km/h,反之则是提速,在高速上更容易控制车速。更值得说明的是,最近有众多媒体报道定速巡航失控不能刹车的事非常滑稽,稍有常识的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这里就不多敖述了,如果你坚定认为这事可能会发生而惧怕使用定速巡航功能,那么请在发生时冷静的踩脚刹车并挂入空挡。

   内饰最实质性的变化当属这个怀挡设计了,但它并不是老式机械原理,使用的是电子换挡方式,上下轻轻一拨毫不费力就可轻松入挡,具有典型的奔驰韵味,配合全系标配的换挡拨片,对于驾驶来说更有乐趣。

   奔驰这套COMAND车载系统功能非常强大,支持导航/CD/USB/视频/蓝牙/收音机功能,在老款版本基础上又进行了小幅升级,譬如优化了导航、中文语音输入功能等等,在细节方面处理的更出色,但导航输入依然是省市-街道-门牌号的排序输入,即便是语音输入也不支持具体目的地名称直接输入,例如想去 XX大厦,但你并不能直接输入“XX大厦”,必须要先从省市开始输入,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在新款GLK的内饰里另一大变化就是这个前排出风口了,由老款方形变成圆形,十字的设计最早源自奔驰的SLS AMG跑车,操作上更加直观方便,向左旋转风量加大,向右旋转风量减小直至关闭出风口。这种细节设计恢复了奔驰风格,同时也提升了质感。

   配置:配置有所增加 比老款更加实用

     新老款主要配置对比

   从售价来看,新款GLK的动感型和时尚型均相比老款车型上涨了1万元,而顶配的豪华型则仅上涨了1千元,那么,这个差价除了外观内饰在样式上的改变外,在配置方面有什么变化呢,请看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时尚型增加的配置最多,而入门的动感型同样贵出1万元,但增加的配置明显比时尚型少,尤其是没有那套价格昂贵的智能照明系统。不过,顶配的豪华型虽然只贵出1千元,却体现出了此次改款在配置上所有的变化,非常厚道。但这三款车如此的价格和配置调整,明显是厂家让你放弃41.8万元的动感车型,让你在更贵的48.5万和55.8万元的车型之间做出抉择。

   新款GLK上终于配备了USB接口,这个使用率较高的配置在老款上是见不到的,但USB接口被设计在前排中央扶手箱里,并且双开启式开盖周围并没有设计排线预留口,只能把USB设备放在扶手箱里,如果想拿出来操作,合盖的情况下会夹到USB线,虽然两个盖子中间有软性橡胶相接不会损坏USB线,但这种设计出现在50万左右的车型上终究让人觉得有些尴尬。而在兼容性上也有所欠缺。

   新款GLK同时还新增并全系标配了HOLD自动驻车功能,除了P挡外在任何挡位时把车停稳后,再深踩一脚刹车踏板,此时会激活该功能,当该功能启动后,会在仪表盘上出现“HOLD”字样表示已经成功开启,在HOLD功能开启时,在D或R挡时也不会溜车,即便在HOLED功能能开启后进行换挡操作,也不会溜车。在路口等红灯时非常好用,如果想解除该功能,只要踩下油门踏板即可。另外,当在D或R挡低速行车时开启主驾一侧车门,车辆也会立即挂入P挡停车,所以也提醒GLK车主,切勿做此动作以免损伤变速箱。

   紧凑型充气备胎是利用高成本来换取空间利用率的做法,更换备胎时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随车配备的打气泵,需要指出的是,充气式备胎打气需要更高的胎压,一般打到3.5帕才可以使用。而有意思的是,奔驰统一会为旗下所有车型配备手套一只,而SUV车型上却配备了两只,比较贴心的做法。

   空间:空间无变化 后排依然表现一般

   作为紧凑SUV车型来说,拥有2755mm的轴距其实已经足够给车内乘员提供非常不错的驾乘空间,而对于GLK来说,这点表现的并不突出。当1.80米的体验者坐进车内,前排座椅高度调至中间位置时,空间表现良好,头部空间一拳多的余量,毫无压抑感。

   在座椅不被调整而坐进后排时,体验者略显得局促,头部空间依然不是问题,但腿部距前排座椅只有3指余量,后排座椅不能前后移动加之中央地板凸起较高,给后排乘客不小压抑感,并没有体现出2755mm轴距的优势,而后门开口较小的设计在新款GLK上并无改进,此时车身两侧踏板踩也不是不踩也不是,对于出入后排的乘客有些尴尬。

   虽然后排乘坐空间表现不算突出,但后备厢的储物表现值得称赞,在常态下后备厢拥有450升的储物空间,如果您家中有小孩的话,GLK的后备厢不会让您担心众多婴儿用品没地放,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常态容积下,正好可以放下一个标准尺寸的折叠婴儿车,同时后备厢内侧还提供网兜储物,下方还有一个小的隐藏式储物空间,可放置更多小物品,当后排座椅按6/4比例放倒后,后备厢可进一步扩展至1550升。

   车内储物格实用性也不错,譬如手套箱是上下双侧设计,提供箱内照明和通风,在夏天可以临时充当一下冰箱,后排中央扶手在保持宽大舒适的前提下,也提供了双杯架和小储物格,比较贴心。

   新款GLK动力:3.0升V6动力充沛 表现称职

   对于动力方面,新款GLK并没有进行改变,依然是老款上的那台代号m272的3.0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180kW/6200rpm,最大扭矩 300Nm/2500-5000rpm,低扭表现比较强大。这款著名的发动机曾在奔驰C级E级S级ML级等众多车型上服役,这也足以证明它的可靠性和出众的性能表现。

   这款变速箱不仅是地排换到了怀挡位置,它在新款GLK上经过了升级改进,所以在配置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增强型变速箱”的字样,新调整的这款7速变速箱更注重燃油经济性方面的表现,会比老款变速箱反应更快更平顺,加上全系标配的换挡拨片,为新款GLK提升了驾驶乐趣。

   新款GLK延续了家族特性,动力表现非常有活力,即便是在E模式(经济模式),各方面配合以保证燃油经济性为前提下,它依然保持着轻松的驾驶风格,线性加速时变速箱从1挡升至6挡,转速始终不会超过2000rpm,车内静音效果和舒适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如果你想看看它真正的实力,那么S模式(运动模式)不会让你失望,油门初段更加灵敏,轻点既有,变速箱最低会在2500rpm换挡,而这台3.0升V6发动机的300Nm最大扭矩也会在此全部爆发,伴随着悦耳的怒吼,这台1.83吨的家伙可以做到身轻如燕。

   北京奔驰2013款GLK300豪华型最终的0-100km/h加速时间锁定在8.04秒,最大G值为0.703g,从加速曲线图看,虽然全力起步,但轮胎并未过多打滑,电子设备干预很及时有效,保证了良好的抓地力度,整体提速非常线性,几乎感受不到换挡的顿挫感。

   100-0km/h刹车测试时表现不错,在全力刹车时,全系配有刹车辅设备在快速大力踩刹车时,车载电脑会快速辨别驾驶者意图,更快速的采取全力制动,各电子设备也全力介入,使车辆快速平稳的静止下来,整个刹车过程坚实有力,最终刹车成绩锁定在40.99米,对于一款离地间隙较高的SUV车型来说,表现不错。

   操控:略与老款不同 但依旧表现出色

   新款GLK在转向感受上与老款略有不同,方向盘转向阻力变得更加沉稳,根据时速的不同自动调节转向力度,力度拿捏的很好,回正力度也有所增加,但不会让你感到任何沉重感。从老款那种完全掌控感向易控转变了不少。

   GLK上全系标配的全时四驱系统虽然并不具备差速锁,仅是在前后桥间安装了一个开放式差速器,但ESP的扩展功能可以实现随时对空转车轮施加制动力,二者相结合也能达到带有差速锁的四驱结构的基本效果,

   新款GLK面对这样的路况显得非常轻松,前45后55的合理扭矩分配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4ETS(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帮忙。当轮胎打滑时,它会对打滑车轮施加制动力,起到差速锁的效果。而毫不夸张的说,奔驰的4ETS对打滑车轮的制动非常迅速,所以动力流失几乎为零,拥有这样出色的通过性能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绕桩测试环节,GLK偏短的悬挂行程和偏运动化的调教,对车身侧倾有较好的支撑,即便关闭了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也可以感觉到其他各电子设备在对车身进行修正,电子干预感比较明显,使1.83吨的车身较好的遵循你的意图,但这对绕桩的最大车速有了制约,最终180米蛇形绕桩成绩为57.73km/h。

   舒适性:舒适度高 人性化考虑周到

   限位对于电动后备厢门来说是个人性化的功能,在开启时当后备厢门升到适合你的高速时,按一下限位键,以后当后备厢门再开启时就会停在你设定的角度,对身材娇小的女生是个福音。

   噪音方面,从上图可以看出,新款GLK抑噪能力较好,由于是V6结构的发动机,并且配有发动机隔音棉和发动机隔音胶圈,怠速时噪音没有超过40分贝,在 3000转以下都比较安静。车速120km/h时车内噪音为63.6分贝,在同级车中表现出众,如果超过70分贝就会对车内人员的交谈产生影响了。

   灯光:整体表现良好 弯道辅助灯实用

   新款GLK除了入门版车型外,均配备了氙灯和智能照明系统,在实际测试中,它的近光可照射到40米处,远光照射距离可超过60米,而且无论是近光还是远光,总体照射范围都很均匀,并不会出现太过明暗的反差,而弯道辅助灯并不鸡肋,配合带有随动转向功能的头灯,起到了非常实际作用。当夜间倒车时,辅助灯依然管用,例如向左倒车,车头右侧辅助灯开启照亮周围事物,反之亦然,非常人性化。

   新款GLK还配备了开门灯照明,当夜间锁车后或解锁时会开启,帮助乘客看清地面,照射范围可涉及到后门,比较实用。而头灯和尾灯的设计是新款GLK的亮点,造型新颖时尚,夜间识别率非常高。车内的背景光照明也毫不含糊,各功能按键都清晰可变,前排脚下还有柔和的氛围灯辅助照明。

   视野:各方面表现中上等 视野开阔

   GLK虽然后视镜没有同级车的面积大,但宽度并不吃亏,在视野方面表现不错。当1.8米的体验者坐进车内,座椅调至最低位置时,测得GLK的车头盲区为2.41米,在这个距离内驾驶员看不到任何东西,在同级车中表现中规中矩。

   车辆A柱的视野盲区对于行车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行人。由于视野盲区是以一个扇面的形式无限放射出去的,所以应该是以角度作为衡量标准。在此我们就假设车辆是在慢速行驶,观察在距车头3米的平行距离处,A柱是否能够阻挡视线看到一个张开手臂的成年人。GLK的A柱盲区在同级车中表现一般。

   虽然GLK的外后视镜看起来并不大,但它的宽度并没有比同级车小,只是造型设计让视觉效果更小而已。从实际感受上看也是这样的,在车外你并不会期待它有多好的表现,当你坐进车内调整好后视镜时,你会发现它可视范围非常不错,并且有双曲率镜面的帮助,视野更加开阔。

   左后视镜可视范围为1.5米,右后视镜可视范围为1.38米,这种表现略优于同级车型。值得一提的是,测试车辆只有左外后视镜贴有防眩目膜,右侧则没有,不知道这个设计是原车的还是后来人工加上去的。而内后视镜覆盖范围不错,后排头枕也不会影响到其视野。

   总结: 综合实力提升 期待小排量车型

   经过改款后的国产GLK拥有了与海外版车型一致的外观内饰设计,这些新家族样式为GLK增添了原汁原味的奔驰风格,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是好事,之前老款的某些弊端也有所修正,例如前后轮胎规格不统一;车内时速过80km/h部分老款GLK车主会听到口哨声等等;这些在新款GLK上都有所修正。

   而新增的配置也让GLK更具性价比,例如全系标配了全新样式的LED日间行车灯和LED尾灯;加入了车内氛围灯;全系新增并标配了HOLD自动驻车功能;标配了换挡拨片;变速箱变成怀挡并进行了升级;中控液晶屏尺寸升级/软件优化;全系标配USB;而售价上除了顶配上涨1千元外,其他车型均上调了1万元,性价比要比老款提升不少。

   在其他方面新款GLK依然遵循了自己的属性,良好的动力和操控感受与舒适并重,具备了一定的非铺装路面脱困的能力,但其较大和单一的排量对其稍有束缚,在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各厂家都开始向小排量涡轮增压技术发展,所以GLK日后还会有更好发展空间和市场表现。

   如果让我在同级SUV中选择,我会选择北京奔驰GLK时尚型。相比奥迪Q5和宝马X3等车型,其实在性价比上相差并不多,主要看您喜欢哪个品牌,我个人更加偏向奔驰一些,之前老款GLK在外观上没什么优势,改款后倒变成了它的优势。同价位车型在配置上它们也不相上下,不过我更偏向大排量自吸的发动机,虽然油耗上会更高一些,但它带来的动力感受是涡轮增压不可替代的,并且经过改进的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应该说在同级车中仍具优势。奥迪Q5则相对过于街车,失去了个性,不过保养上倒是相对便宜一些。综合考虑后,北京奔驰的GLK更适合我。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