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在争议中成长 试驾雷克萨斯IS250豪华版

爱卡汽车网 欧阳茂杰 2013-08-05 14:29

   车主之家 试驾评测炎热的夏季虽然已经过半,但是气温仍旧很高。这样的天气在空调房泡一壶清茗想必是最好的,但进入车内想想都会充满燥热。听说竹子这种充满禅意的植物被全新雷克萨斯IS作为内饰,不禁让笔者对全新雷克萨斯IS充满好奇,不知道它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充满争议的外观

   全新雷克萨斯IS 采用了家族式的纺锤形新外观。刚看到时会觉得很犀利,看久了旧款IS的车迷可能此外观感到过于惊艳。但是源自雷克萨斯跑车LFA的元素让新款IS成为了时尚的领导者,也让原本十分柔和的IS充满了动感。由于笔者此次测试的是豪华版的IS250,所以散热格栅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像运动版F SPORT一样采用整体式网状格栅。

   分体前灯的设计是前脸最具争议的地方,从笔者身边的朋友及同事的争论中,我们发现喜欢的人对此十分热爱,不喜欢的人还是更喜欢旧款略微保守的设计。但是即使是分体设计,通过前灯处的轮廓曲线还是把大灯组和日间行车勾勒成一个整体。

   测试车配备的是单透镜氙气大灯,据悉还有双透镜版本。测试车大灯在夜间照射的距离有些过近,与4S店了解后得知只能去店里调整,消费者不可独自完成。而日间行车灯的亮度也不够出色,但是依托被同事戏称为“NIKE”的造型还是很容易被识别。由于测试车为豪华版的IS250,所以相比于运动版F SPORT,在前保险杠的下方出现了独立的卤素雾灯。

   车身侧面采用了简洁的线条,车底线条于尾部开始上扬,并且与尾灯融为一体。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空间方面疯狂的追求,也为了摆脱上一代车型“后排空间局促”的不良印象,全新雷克萨斯IS在整体尺寸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新款IS在老款车型基础上额外又增加了70mm的轴距,达到2800mm,缩短了之前与德系竞争对手在尺寸上的差距。而这些空间将在内饰部分做出详细展示。雷克萨斯IS为了保持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表现,通过车身表面如反光镜周边、后尾箱及尾灯罩等扰流设计,以及底盘的低风阻优化,造就了0.28的低风阻系数。这些扰流设计能够使下压力和抓地力有所增强,提高车辆稳定性,同时减少车身与空气的摩擦以减少车辆的整体耗能。

   车尾在继承部分老款车型元素的同时,加入了一些新的设计,整体线条饱满而清晰。示宽灯和刹车灯均采用LED光源,造型也突出了雷克萨斯的“L”设计语言,同时锋锐的折角痕迹与前面的日间行车灯相呼应。尾灯组轮廓与车身线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略微下沉的线条让整个车有种向下贴地的视觉感受。

   我们试驾的车型配备的是BluEarth技术225/45 R17的优科豪马轮胎,北美市场中作为标配的18寸轮圈在国内则需要额外选装才能拥有。轮胎偏向于舒适,还算比较符合车辆定位。

   与老款相同,新一代IS仍然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结构的独立悬架,不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加强,改进的双叉臂式前悬架将侧倾刚性增加了20%,后悬架则采用了与全新一代GS相似的多连杆悬挂系统。不出所料的海外版IS的自适应底盘和可变齿比转向系统与中国消费者果然无缘,不禁有些遗憾。

   高品质内饰令人惊喜

   打开车门,内饰的精致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更高一级的车型。据说来自于雷克萨斯LFA超跑的内饰设计平直简洁,内饰布局简单明了,操作方便,为了带来最佳的驾驶体验,大部分操作界面都围绕着驾驶员,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但是这些都比不过测试车型竹木内饰给编者带来的视觉冲击。这种竹木内饰手感细腻,在炎热的夏季十分讨巧。虽然不如某些实木内饰奢华,但是竹子的快速生长特性使得其为最环保的木饰材料之一,这也是雷克萨斯环保理念的一种体现。

   三幅式方向盘在尺寸和手感上提升不少,方向盘上的操控按钮也很直观方便,十分易于上手。对于部分中老年消费者来说省去了不少读说明书的繁琐。而换挡拨片的力度与位置都很不错,与某运动品牌相比,其造型对于手指略长的用户也不会造成不适。唯一有些不足的是它的转向灯拨杆。新款IS采用了自动回位式的转向灯拨杆,操作起来类似一个电子开关。轻拨-回位闪三下,重拨-回位常亮,该系统过于缺乏机械感,如果用德系车的拨动力度手动回位,很有可能直接拨过。此外新款 IS转向灯相比同级别车并不支持同向再拨停止闪烁的功能,也是一个缺陷。

   普通版新IS配备的是双环式白色仪表盘,仪表上的刻度和数字只有在引擎启动时才会显示,相比运动版的全液晶单环仪表盘来说,还是略显简陋。好在显示信息还算丰富,并不会对使用中造成困扰。

   新款IS的中控台十分简洁,石英表的设计提升了车内的豪华感。双区空调是通过触摸金属条来实现温度调节,科技感十足。有人说这样的方式可能分散驾驶者注意力,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调节方式更直观,也更易操作。此外双区空调具有一键同步功能,使用起来很方便。新款IS前排座椅还带有座椅通风,相比一般车型,新款IS的通风尤其迅速,而且制冷效果一流。不过运动版的F SPORT版本可不带这一功能,也是为了运动性做出的妥协吧。

   车上搭载的是来自于上一代IS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相比如今动辄7-8速的变速箱,还是比较保守的选择。车辆提供了ECO经济,NORMAL普通,和SPORT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可以通过变速箱后的旋钮随时进行模式切换。

   车辆的多媒体系统可以说是雷克萨斯IS的一个亮点。试驾车辆的Remote Touch信息系统类似鼠标的操控方式十分易用。并且可以根据操作页面功能自动产生或取消阻尼感,操作体验已经足以媲美触屏操控。而低配车型则搭载的是旋钮式操作系统。由于不是顶配版本,车辆并没有使用MARK LEVINSON的音响。车辆音响的表现相较为平庸,相比而言中频的表现比较出色。

   该系统还有一个独特的手写板输入方式。把手写板插入车载USB后,在输入地名时选择手写板输入,然后可以用手指在手写板上写字。但是该系统识别率堪忧,还希望厂商能够多加改进。而手写板接入过程中,中央扶手箱旁的理线槽让我们感受到了雷克萨斯为客户着想的设计理念。此外车上提供两个USB插口,并且在上方提供了手感细腻的塑料盖板,可以说还是很注重细节的。

   安全方面,全新一代IS配有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并标配10个SRS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两段式双重辅助保护系统(SRS)气囊、两个驾驶者以及前排乘客SRS 膝部气囊、前后SRS侧面气囊,以及全尺寸SRS侧面窗帘式气囊。主动安全配置包括远光灯自动控制系统(AHB)、车道偏离警示系统(LDA)、并线盲点监视器(BSM)以及倒车侧后方盲点警示系统(RCTA)等。此外,全新一代IS还装配有预碰撞安全系统(PCS),这套系统搭载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的功能,但是很多功能都需要额外选装或只有高配车型才有配备。

   相比于前排的奢华,后排的配置略显简陋。后排出风口可以通过风向调节拨杆完全关闭后排空调,但是由于不够直观,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此设计。而天窗也没有使用全景的设计,也显得略微保守了些。

   空间充足,提高明显

   试驾车前排座椅以细腻的真皮包裹,手感、支撑性和包裹性都保持了雷克萨斯品牌的高标准。除最低配车型以外,驾驶员座椅支持8向电动调节和2向腰部支撑调节,副驾驶座椅同样拥有8向电动调节功能但未能配备腰部调节。F SPORT车型则配备支撑性和包裹性更强的运动座椅,材质和配色方面也略有不同。由于试驾车具有座椅记忆功能,在车辆引擎启动后方向盘和座椅会自动调整至最佳驾驶状态,而熄火后,方向盘柱和座椅会尽量远离,方便驾驶者上下车。所以建议停车后驾驶者后方的乘客应当先下车,否则很可能由于驾驶者座椅的自动后撤而被挤在座椅上。

   前排驾乘空间尚算一般,192cm身高的体验者正常驾驶状态头部距车顶仅三指不到。不过相信座椅要是调至最低会有更出色的空间表现。

   驾乘座椅上方遮阳板上均由放置停车卡的插槽,可以说是一种贴心的设计。车门上的空间十分充足,完全可以轻松放置两个水瓶。此外中央扶手处还有两个水杯位置。

   后排座椅的做工同样细致,配有三个头枕以及多个儿童座椅固定锚点。座椅的中间配有可折叠的中央扶手,杯架可以从扶手前方弹出,并不占用扶手的空间。此外,后排座椅还可以通过释放按钮轻松地按60:40比例放倒,进一步提升载物空间。后排的座椅虽然没有想象中柔软,但是还是可以保证舒适性,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将会更好。

   后排车门没有设置任何储物空间,但是那个音响扬声器的音质真没看着那么好。

   新IS的轴距比老款车型增加了70mm,而这70mm所带来的是大幅提升的后排空间,尤其是腿部空间的改进由老款车型的85mm提升到170mm。同样的体验者在前排未做任何调整的前提下坐至后排,发现后排的空间足够体验者舒适乘坐。不过头部的空间只有两指有余。相信这样的空间足够日常使用。此外中央座椅前地板的隆起仍旧存在,对于乘坐略显不便。

   行李箱约为480升,开口度和深度在同级别中都比较令人满意,当后排座椅完全放倒之后,可以放入长达1500mm的超长物体。行李箱地板下是车辆配备的备胎和维修工具。令人遗憾的是备胎并不是全尺寸的,要是全尺寸的会更加完美。

   加速与绕桩测试

   虽然是全新一代车型,但IS使用还是与上代相同的动力总成搭配,4GR-FSE 2.5 V6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6AT自动变速箱。但实际上发动机内部进行了优化,新车型应用了压铸铝合金缸体等减重措施,而变速箱仍与老款完全相同。不同于老款,全新IS还有一款3.5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目前没有引入国内销售,显然目前国内销售的IS 250系列车型并非是以性能为导向的产品。

   关于加速与制动测试环节,由于测试当天北京迎来一场不大不小的雷阵雨,我们在雨水停歇后不久,就来到测试场进行相关测试,尽管雨后阳光迅速的让测试场地面尽可能的回归干燥,但或多或少有可能还是给测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加速测试成绩为8.6s,制动成绩40.23m,客观来说这个成绩相对同级的对手来说,算不上非常的优异。但具体来说,加速方面,在自然吸气车型中已属于不错的成绩,而制动的成绩尽管已经几乎达到了40m的优秀成绩分水岭,但还是受累于装备的舒适型环保轮胎,以IS稳定的制动力与优秀的车身姿态,理应取得更好的成绩。

   绕桩测试中,2800mm的轴距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麻烦。虽然身型和轴距都有增长,全新IS还是保持着运动型轿车所标榜的优异操控性能。由于整车调教偏向平顺与舒适,在绕桩测试中我们能够通过快速的转向将悬挂压缩至极限,但支撑力非常的充足,随着车头精确的指向,能够干净利落的完成整个绕桩动作,并没有产生我们之前担忧的不够灵敏的现象,相反仍然保持着IS车系一贯的极佳的操控感与敏捷性。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粗壮而饱满,直径并不大的方向盘非常适合激烈的驾驶,经过防滑处理的真皮包裹,可以帮助自如的掌控车辆。

   道路试驾与总结

   驾驶全新IS 250驶上北京的公路,首先收获的便是超高的回头率,“NIKE”日行灯在白天令IS非常惹眼。言归正传全新IS250拥有ECO/NORMAL/SPORT三种的行驶模式,在日常行驶所使用的ECO与NORMAL模式上,平顺始终是关键词。无论是动力的输出还是变速箱的换挡,所表现出的平顺,都是为了给静谧车厢内的乘员营造一个舒适的行驶氛围。油门的响应被刻意的设置的不是那么灵敏,深踩一些才会有明显的提速响应,这一点与奔驰旗下车型给人带来的感受非常相似,相信雷克萨斯在如何营造“高档”的行驶质感上与奔驰有着相似的理解。

   然后一旦切换到运动模式,油门立刻变得非常直接,随着转速快速而线性的升高,V6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发出性感的低吼,方向盘的力度属于稍微偏向重手型,转弯时整车的反应非常犀利与直接,FR的布置令车头指向非常灵活。此时能够感受全新IS的底盘非常的扎实,路面的绝大部分震动被过滤,但仍能感觉到车辆紧紧的贴在地面上,悬挂的并不是简单的“柔软”,对于路感的反馈被刻意的传进驾驶舱。

   在这里特别做一下预告,我们拿到IS250试驾车的第一时间,就将目前同级别最为火热的BMW 328i短轴版与IS250豪华版进行了面对面的PK,对比文章将在本周内上线,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