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试驾评测 搜索 菜单

36VS37 对比试驾CTS COUPE & G37S

爱卡汽车网 胡马东 2012-04-06 18:04

CTS COUPE G37S

   COUPE车型诞生很早,与现今COUPE的定义最为相似且诞生最早的一款车型应该算是1934年的FORD COUPE了,当年的FORD COUPE就有着相比同年代其他汽车更灵动的线条和矫健的身手。作为对消费者细分需求满足的COUPE车型可能永远不会成为SEDEN车型的替代品,但却也永远不可被替代的存在着。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凯迪拉克尽管因市场发展的需要,已经在其全球车型上尽可能突出更符合全球消费者需求的设计了,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个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始终无法摆脱在这个张扬个性的国土所被灌输的自信,被称作钻石切割的设计元素雕琢出俯冲式的车身造型,让CTS COUPE即便在静止状态下也散发着逼人的气势。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反观G37S,用优雅的曲线和流动的车体轮廓勾勒出的力量感没有丝毫张扬,除了那鲜艳的红色车漆之外。G37S在体积上就要更加纤细、灵活许多,虽然没有CTS COUPE那种凶悍的气质,但是隐约的肌肉感和犀利的大灯造型仍然能给人带来压力,只是在除了这种与CTS COUPE共有的特点之外,还多了些精致和儒雅,也正体现出两个不同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从试驾几天周遭的关注度来看,CTS COUPE那全身都用平直有力线条所勾勒出的车身似乎更显眼。如此宽厚的尾部却用了极其“锋利”的折线来凸显家族特征,这种设计语言的独特是受到关注的主要部分,V字形的设计不仅代表着凯迪拉克最高性能家族,同时也是凯迪拉克从二战结束后所采用的品牌标志。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在日系的三大豪华品牌中,讴歌与凯迪拉克的设计语言最为相似,英菲尼迪则与前两者全然不同,柔美之下隐藏着力量和侵略性,G37则是这种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其尾灯设计与整车风格融合度很高,但是却比任何部分都更能令人血脉喷张,因为这象征着日产家族中最令人生畏的“种群”——SKYLINE。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通过钻石切割工艺语言将品牌中重要的“V”字形标志融入外观,而内饰中也无处不体现着来自品牌的强烈氛围,无论是座椅缝线、方向盘、中央通道等等部分都充斥着这一元素。作为车内设备控制最核心的中控台同样以盾形设计呼应着凯迪拉克的悠久历史和品牌形象,这个目前凯迪拉克大多数车型所采用的标准化内饰充斥着其品牌精神。

凯迪拉克

   而英菲尼迪作为豪华汽车品牌中比较年轻的品牌,没有太多的历史用于汽车的设计中去,然而依然有着自己的特点。柔和的内饰设计中依靠弧线营造出力量感,与CTS COUPE完全相反,内饰中没有明显的棱角,有意隐藏或者说并不善于表现出自己的锋芒,但细腻的工艺秉承着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制造风格。

   本篇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是两款车在风格、驾驶方面的区别和不同,所以一下主要针对会对驾驶产生影响的方面进行介绍,详细的关于空间、配置的文章我们会在近期推出,敬请关注!

凯迪拉克

   CTS COUPE和G37S都采用了19寸铝合金轮毂,CTS COUPE前轮宽度245毫米后轮宽度达到了275毫米,G37S则采用了225毫米宽的前轮和245毫米宽的后轮。两款COUPE车型的轮胎尺寸都经过了升级,相比SEDEN版车型都有明显的提升,不过千万不要认为CTS COUPE是因为车重才选用更大的轮胎尺寸,实际两款车整备质量仅差3KG(CTS COUPE:1783KG G37S:1780KG)。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从方向盘的握感上,G37S所配备的款式更有运动气质,手感比较饱满但是直径却比较小巧、灵活,真皮材质也进行了防滑处理。而CTS COUPE的方向盘更加豪放一些,手感同样饱满但是直径比较大,显然更符合身材高大的美国人,真皮材质虽然细腻但是皮质较滑。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对于前排座椅的设计上,CTS COUPE的座椅更加宽大,所以造成身材瘦小的人会感到包裹力并不是十分充足,然而像我这种特体身材的坐上去则十分舒适,没有太多束缚。G37S的座椅包裹感强烈,来自侧向的支撑力也表现出色,座椅两侧的支撑部位可以进行调节,只是范围不大,原以为只有我会觉得束缚感比较强,实际发现很多身材并不魁梧的编辑同样有这种感觉。

凯迪拉克

   两款车在动力系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CTS COUPE所采用的3.6L直喷V6发动机广泛应用在通用旗下的产品中,在6800转时可输出最大322匹马力,4400转时可以输出373牛米的最大扭矩。而搭载于G37S上的VQ37VHR发动机可谓是日产的明星产品,同样应用于日产和英菲尼迪多款车型中,7000转可输出351马力,5200转时可爆发363牛米扭矩,从参数上不难看出,CTS COUPE的3.6L发动机顾及了更多的低扭,而3.7L的VQ37VHR则在高转速区间全力以赴。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CTS COUPE配备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同级别车型中已属于入门配置,大多数竞争对手都采用了7速、甚至8速自动变速箱,其中就包括英菲尼迪G37S。低转速扭矩的缺失可以通过紧密的变速箱齿比进行弥补,英菲尼迪就通过这台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为G37S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凯迪拉克

   两款车在驾驶过程中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CTS COUPE的厚重感非常强,你的感觉就是在驾驶一辆大车,从油门、刹车踏板和转向系统的反馈都是如此。厚重和扎实一般都会在任何一款豪华品牌轿车中体现,凯迪拉克的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在快速的过弯和变现过程中,即便避震器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你还是会觉得车身的负担有些大。

凯迪拉克

   而G37S在这方面则完全不同,不仅油门和刹车的响应非常快,而且所得到的反馈总是出乎意料的激烈。方向盘的手感虽然厚重,但是由于转向比相对更加直接,所以感官的体验更多的是灵敏、紧凑,没有丝毫的偏差。CTS COUPE的颠簸反馈甚至可以让你感受到弹簧向车身传导的过程,而G37S则更加直接和迅速。在弯道中,G37S更显灵活和矫健,尽管车身质量并不比CTS COUPE轻,但是英菲尼迪将其调教的明显更加像一辆紧凑的小车。

凯迪拉克

   在日常驾驶中,CTS COUPE的宽容度更高,油门和刹车的前三分之一行程都不会有过激的反应,以应付日常轻松的驾驶风格。在高速巡航中,CTS COUPE的稳定性非常好,车身很少会受到侧风影响,轮胎也不会敏感到会跟着路面的纹路行进。而G37S则更躁动一些,或者说更容易躁动,路面的不平整和裂纹都会影响行驶轨迹或者反馈到方向盘上,特别灵敏的油门和转向系统都需要更小心地对待。

   

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

   而在动力方面的表现,确实来自VQ37VHR的力道更足一些,或者说有些太足了,粗暴的对待油门的话车尾随时会受到影响。而CTS COUPE则明显更温和,深踩油门的那种力道伴随着美国车特有的浑厚声浪,让整个加速过程显得更加细腻和底气十足。这并不是说G37S的加速不够顺畅,只是VQ37的力量太过蛮横,排气的声浪也更加野性。

凯迪拉克

   两辆车的驾驶感受就如同它们在设计上的区别一样明确,CTS COUPE更像一个深藏不露的驾控高手,平时可以容忍粗枝大叶或懒散的驾驶模式,享受豪华品牌所应有的舒适和质感,而在爆发时又异常凶悍。而G37S则始终神经紧绷,随时处在爆发的边缘,即便没有全力以赴也鲜有对手,驾驶它其实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心理,因为它无时不刻的在挑逗你的激情。

   

   

凯迪拉克

   

CTS COUPE G37S

CTS COUPE G37S

   说完了感官上的感受,下面我们来看看数据上两款车的区别,CTS COUPE在全力起步瞬间,275毫米宽的轮胎起到了很好的抓地效果,即便是关闭电子系统后,轮胎也仅短暂打滑,之后便咬住地面,6.58秒的成绩可以令人满意。然而VQ37VHR则更加强悍,没有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帮助,245毫米宽的后轮打滑很严重,需要对油门开度进行控制,得益于档位齿比紧密,低转速区间一划而过,全力爆发的G37S冲破100公里时速仅需5.69秒。

凯迪拉克
CTS COUPE G37S
CTS COUPE G37S

   两辆车虽然在加速成绩上有着接近1秒钟的差异,但在全力制动时的表现却都相当出色,辆车都经过了几次连续的全力制动,刹车系统都没有产生热衰退现象,无论是G37S的前四活塞刹车还是CTS COUPE的前双活塞刹车,都经受住了考验。两车姿态上,G37S看上去更稳健一些,CTS COUPE相对有些夸张,最终成绩都不足39米,符合我们的预期。

凯迪拉克

   在绕桩测试中,G37 COUPE与CTS COUPE都分别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性。先拿英菲尼迪来说,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在调教方面相当平衡,不仅拥有极佳的侧向支撑力,对细碎颠簸的过滤也较为出色。而全铝副车架以及下肢臂和各个连杆所营造出的灵敏性的确使人称赞,与此同时,方向盘所得到的回馈信息也非常真实,配合前225/45 R19、后245/45 R19的轮胎,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大马力后驱的原因而破坏车身稳定。

凯迪拉克

   而相比之下,CTS COUPE的感觉则是粗旷中略带些许细腻,虽然同样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但在调校上却不那么灵敏,甚至所传递的路感也不那么直接。不过这并不太影响测试时的驾驶感受,毕竟所装备的前245/45 R19、后275/40 R19的马牌轮胎抓地力较为出色,在这样的重心转移中很难打破其极限。

凯迪拉克

   既然两者都是后驱车,并且都拥有出色的动力系统,那么漂移对它们来说也是同样的轻松,但在细节方面,由于CTS COUPE装备了多片式防滑差速锁,在整个滑动过程中,车辆动态表现更为线性,控制起来也比G37 COUPE更为容易,只是在高速情况下这台V6 3.6L发动机不太够劲,导致漂移距离略有缩短。

凯迪拉克

   反之,G37 COUPE的VQ37发动机在动力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但车身滑起来动作稍显躁动,需要方向及油门控制更为精准,长距离漂移对它来说就轻松的多。

   总结:从诞生至今日已有近百年历史的COUPE车型至今仍然生机勃勃,不同车系衍生出的COUPE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我们今天的两个主角就是这么两款风格迥异的产品,无论是CTS COUPE还是G37S都能给你足够的驾驶乐趣,然而在此之余还能让不同喜好的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36对37的结果没有输赢,反而消费者得到了更多好处。

   

网友评论

登录中... 发表

最新评论

  • 数据加载中...

热门推荐

我来说两句...
评论
登录中... 发表